国际保理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法律大辞典》第280页(687字)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达成以托收、汇帐付款方式为信贷交易条件,由保理商承担信用风险的一种行业。
国际保理业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美国纺织品市场,但其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近30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世界买方市场的进一步形成,保理业已发展成为服务于出口商的一项有力竞争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保理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主要是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保理业务具有的特殊功能和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出口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欧美各国的出口商有99%都采用国际保理办法进行国际间的贸易。亚太地区的保理业近年来也已蓬勃兴起,在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香港、泰国、印尼等地得到迅速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的大银行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附属机构——保理公司来开展此项业务。中国的专业外汇外贸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目前同世界上最大的保理商组织——国际保理商连锁协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组织有近百家成员,遍及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它可以帮助外贸、工贸和三资企业打开并扩大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特别是中小出口商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可以获得100%的信用风险担保,从而减少逾期未收货款,避免了因国外进口商倒闭或资金周转困难而产生的坏帐。
最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华东地区首次试行保理业务,成立了上海中国银行保理部,为上海和全国出口贸易服务,已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新加坡、香港等地7家保理商签订了保理业务委托协议。中国银行并将加入国际保理组织,以进一步促进保理业务在中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