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2页(1831字)

【生卒】:1685—1753年

【介绍】:

18世纪英国哲学家、欧洲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莱于1685年3月12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郡,父亲是乡村绅士,兼有公职。贝克莱8岁进基尔肯尼郡的奥蒙德公爵学校,15岁进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19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取得文学学士学位,3年后又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他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辅导教员、图书馆管理员、希腊语讲师、副学监等职。贝克莱的两部重要着作《视觉新论》和《人类知识原理》就是在都柏林学习和任教期间构思、写作和发表的。1710年,贝克莱被授以爱尔兰国教会牧师的圣职。1712年,他把在三一学院讲道的内容公开发表,名为《论消极服从》,主张公民有义务无条件地服从最高行政当局。1713年,贝克莱赴英格兰,在伦敦发表了他的《希勒斯和斐洛诺斯的三篇对话》一书,希望以此在伦敦学术界建立影响,纠正由于《人类知识原理》一书给人们造成的误解,但未获成功。1713年至1720年间,贝克莱以随从牧师、旅游导师等不同身份两次到意大利、法国旅行。1720年秋他第二次返回伦敦时,为英国资产阶级社会金钱至上、道德沦丧所震惊,于第二年发表了一篇道德说教论文,题为《如何防止大英帝国的毁灭》。1721年,他重返都柏林三一学院,被授予神学博士学位,就任高教研究员。1724年,他被任命为德利教区教长。在此期间,他为取得当局批准他到美洲殖民地百慕大岛创办学院传教与传播科学文化,到伦敦活动。1725年,英王颁发了设立学院特许状,任命贝克莱为校长。1728年9月,贝克莱与新婚妻子赴美,在美等待议院拨款筹建学院。由于政府拨款落空,贝克莱于1731年9月返回英国。1733年,贝克莱发表《视觉新论辩解》,把视觉理论与非物质主义结合起来阐述,论述了二者的一致性。1734年,贝克莱被任命为爱尔兰克罗因教区主教。1752年,贝克莱由于健康原因移居津,1753年于牛津去世。

贝克莱的全部哲学是反对唯物主义,维护宗教神学的。他认识到只要搬走物质学说这块基石,整个唯物主义的建筑就会倒塌。为此,他提出并论证了他的非物质主义。

贝克莱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他承认认识起源于感觉,但他把认识对象局限于人的主观范围,从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沿用了洛克对观念的区分,把观念分为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认为前者是由感官印入人心的,后者是人心自生的。不仅反省观念离不开人的心灵,感觉观念也不能离开人的心灵而独立存在。贝克莱又进一步把观念等同于事物的性质,从批判洛克的两种性质的理论入手,认为事物的各种性质是不可分的,既然承认第二性质如颜色、味道等是存在于人心中的,那么第一性质如广延、运动等也只能存在于人心中。由此贝克莱否认了观念的客观基础,把感觉对象和感觉等同了起来。贝克莱认为,人们所以会认为有独立于人心之外的物体存在,是受了“抽象观念”学说的影响。贝克莱指出,心灵不能单独考察各种性质,也不存在脱离特殊事物的抽象观念,在我们想象颜色、广延等观念时离不开具体事物,所谓抽象观念只是一种误解。贝克莱强调观念是被动的,被动的观念不可能独立自存,不可能反映所谓外物。贝克莱还强调,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不能与别的东西相似,所以观念不可能是外物的影像。于是,贝克莱通过对观念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通过对抽象观念的否定,得出了“物是观念的集合”的结论;又通过把感知对象与感知等同起来,否认认识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着名命题。

贝克莱从感觉经验出发,把世界上的存在分为两类,一类是被感知的观念,一类是能感知的心灵。贝克莱认为,观念既然是被动的,则一个观念不能成为另一个观念的原因,观念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只能是某种精神实体,它就是感知、认识并产生、变换观念的心灵。但个人的心灵总是有限的,为防止极端唯我论,贝克莱又提出上帝作为永恒的精神实体成为一切观念和有限心灵的原因,是上帝产生出稳定有序的观念系列,以保证观念世界存在的连续性。由此,贝克莱证明了上帝的全知、全善和全能。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对后来欧洲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就源于贝克莱的非物质主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