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的实在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65页(593字)

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唯物主义哲学的称谓。在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哲学中,独断的实在论是主张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实在的哲学,因而称之为实在论。这种实在论坚持物质(即非我)的第一性,并以非我来规定作为精神本源的自我,所以在费希特看来便是颠倒了自我与非我的真实关系,其所谓独立的物质实在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虚拟,因而应称之为“独断的实在论”。

费希特在其《全部知识学基础》和《知识学引论第一篇》等着作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对独断的实在论进行了批判:首先,独断的实在论触犯了自我的绝对性的前提。因为知识学的出发点和前提是绝对的自我,所以,自我不能有任何规定,反而规定着自身和一切非我。而独断的实在论恰恰在这个第一原理上否定了唯心论,主张物第一性的唯物论。其次,独断的实在论不能说明其哲学对象——物自身,因而不是真正的哲学。它把物作为哲学对象和说明经验的根据,但它的物根本就无法被说明,只是由思维任意规定的,所以也没有任何实在性。以这种缺乏实在性的物来说明经验并作为哲学的对象,就等于在纯粹的虚构物上建立大厦。最后,彻底的独断论都是宿命论。独断的实在论坚持意识里的一切都是物的产物,这就否认了意识的自由和自我的独立性,因崇拜物而丧失了人的自由独立的信仰,因而必然是宿命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