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交互作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22页(976字)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用以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范畴而提出的一对概念。
哈贝马斯所说的“劳动”,不同于我们通常讲的劳动,而是指一种“有目的的合理行动”。他说:“我用‘劳动’或‘有目的的合理行动’这个词,是指‘工具性行动’或‘合理的选择’,或二者的结合”。“劳动”是“表示工具行为或策略行为的随意形式”。认为劳动作为“工具性行动”是“以经验知识为基础的‘技术规则’所控制的”;而作为“合理的选择”是“以分析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所控制的”。在这两种情况下,人的有目的的合理行动都不过是为了实现人们自己“所规定的目标”而采取的“随意形式”。他不强调这种目标及其实现的行动的客观依据,从而就把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片面地归结成了生产力中人的主观目的和知识因素。
哈贝马斯说的“交互作用”概念含义很广,既包括人们之间的语言符号联系、家庭亲属关系,也包括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道德规范等。他说:“我把‘交互作用’了解为‘互相交往的活动’、符号的交互作用。它是由具有约束力的大家同意的规范所控制的,它规定相互间关于行为的预期,它必须至少为两个行动主体所了解和承认。社会由于人们的赞许而得到执行。”在他看来,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仅仅是交互作用的“社会体制”中的从属关系,并没有任何客观基础,就交互作用的整体来说,它仅仅是“依据主体之间意向上的相互了解的普遍性,并由普遍承认他们的责任而得到保证的”。他说的交互作用就是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道德关系和语言符号联系。
哈贝马斯认为,劳动和交互作用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本体论意义,劳动是经验科学研究的对象,交互作用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黑格尔就从来不把两者混为一谈,而马克思却错误地把劳动实践看作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了生产力的主要内容,而生产关系也由于国家日益增强的调节活动出现了许多“新现象”。为了克服马克思主义的缺陷和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哈贝马斯认为“应当用劳动和交互作用之间的更加抽象的相互联系取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由此出发,去“重建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