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若婆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88页(480字)

【生卒】:公元前7世纪

【介绍】:

古印度唯心主义哲学家。又名婆阇沙尼耶。据《奥义书》记载,他是邬达罗伽的学生,婆罗门教的官方祭司,曾服务于毗德诃国王阇那伽,擅长祭祀理论,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国王的礼遇。耶若婆佉阐述“梵我一如”原理时,认为“我”是人的精神,宇宙万象的根源。如说:“我如一蜘蛛,引丝而布网,世界绵罗开,还即自身出,”这无疑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表述。他为了使“我”脱离客观存在的世界,提出“我的四位说”,即把“我”从外到内分为醒位、梦位、熟眠位和死位(大觉位)四个阶段。醒位时,“我”受外界的束缚;梦位时,“我”虽然成为主宰,但仍未摆脱外界经验所受的印象;只有到熟眠和死位时,才彻底摆脱外界的束缚,超越了主客观,从而达到“最高的归宿,最上的安乐和无上的快乐”。这种思想对吠檀多摩耶说(幻化说)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耶若婆佉还把业报轮回与道德伦理思想结合起来,认为人的行为和欲望互为因果,善恶必依自己的行为所得。要获得解脱,断绝轮回,只有通过修行,亲证梵我,奉行祭祀,实行种姓义务等各种实践,才能达到目的。

上一篇:《耶拿现实哲学》 下一篇:耶稣会主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