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36页(1313字)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尔库塞的一本重要哲学着作。

写于30年代后期,于1941年出版。书中强调了黑格尔思想中的理性内容,阐述了马克思的社会辩证法理论及其同黑格尔主义的联系,对实证主义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进行了批判。

在这本着作中,马尔库塞把理性与经验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理性是把哲学和人类命运联系起来的根本范畴。理性具有无限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它是判断任何特定社会现实的非经验标准。理性的自我演变创造了否定的辩证法。理性在历史进程中“显现自身”,从而提供了揭示历史由一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的可能性。书中高度赞扬了黑格尔在论述理性概念方面的成就,称颂他是超历史理性的鼓动者,是反对任何独裁政权的自由战士,他的唯一缺陷就是没有把理性要求贯彻到政治生活的实践中。马克思则把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引向政治领域,把理性的实现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剖析,主张对现存制度加以否定和批判。

似乎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以事实为根据,而是理性在社会实践中的逻辑演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实践不过是理性的要求和实现。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承认现实的否定性,把真理看作只存在于“否定的总体”之中。

而马克思的辩证法区别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主要特点是,马克思所把握的“总体是阶级社会的总体”,而不是“理性总体”,现实的否定性是“一种与特殊的社会历史形式相联系的社会条件”,“是阶级关系的否定性”。马尔库塞从对马克思观点的这种片面理解出发,断言“辩证法的原则并不是同等地能够应用于任何主题的普遍原则”,不能“把辩证运动推广到一切存在的运动中去”。

马克思的辩证法“只是描述了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也就是说辩证法只适用于阶级消灭之前的“人的发生的历史”阶段,不仅自然界在进入制约社会再生产之前不存在辩证法,而且人类进入无阶级社会之后,辩证法也就失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原则所陈述的必然性只适用于“史前史”,即阶级社会的生活,而一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只存在自由而不存在必然。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将要导致其自身的否定”。

在书中,马尔库塞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对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实证主义“崇拜事实”而忽视理性,只强调对现实的肯定而看不到历史的否定,因而不能揭示真理和指出前进目标,对现存制度采取了一种保守主义的妥协态度。

同实证主义密切联系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用自然主义的顺从主义者的态度取代了批判的辩证法概念”,“把社会主义变成了资本主义体系内的议会活动”。放弃革命实际斗争和目标,结果在希特勒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使人类遭受了法西斯主义的劫难。

在马尔库塞看来,进行革命“最重要的是主观力量”。他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捍卫者”自居,声称辩证法及其“矛盾精神”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同实证主义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但由于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其同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作了一系列曲解,所以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也就不可能彻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