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纳克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40页(783字)

【生卒】:469—1539年

【介绍】:

锡克教创始人、锡克教第一代祖师。

生于印度旁遮普邦塔尔万提村(Talwandi,今那纳克村)的一个印度教徒家庭,父为商人,属于刹帝利种姓。7岁时被送进学校学习梵文和印度教经典,成为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后来又接触了伊斯兰教文化。19岁结婚,生有两子。曾在拉合尔苏丹政府任税收官,目睹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斗争,试图调和两者的矛盾,在印度教虔诚派教义的基础上,摄取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神秘主义思想,创立了锡克教。

后漫游印度各地,曾到印度教圣地贝纳勒斯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巴格达朝圣,晚年定居于旁遮普邦,用印地语和旁遮普语传教。逝世前指定安格德为继承人。

锡克教的圣典《格兰特·沙哈卜》(Cranth Sahib,也叫《阿底格兰特》)中收有那纳克所写的38首赞歌和两首引颂。那纳克在哲学上追随印度教虔诚派的信仰,并受伊斯兰教苏菲派神秘主义的影响,主张严格的一神论,认为宇宙的最高主宰——“真实的创世主”或神是唯一的,它既是印度教崇拜的罗摩也是伊斯兰教崇拜的安拉。

神是自存自显、遍满一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全知全能的纯粹实在。

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和芸芸众生。承认宇宙世界的真实性,认为神是真实的,因而神所创造的世界也是真实的。承认业报轮回,提倡修行解脱,认为人是神创造的,最终又会和神结合在一起。

强调祖师的作用,视祖师为神的使者,认为只有依靠祖师的指导、念诵、沉思神的名字,通过神秘的直觉,使灵魂与神结合,达到解脱。反对种姓压迫,认为人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种姓压迫违背神意。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及祭司制度;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反对印度教的苦行和消极遁世;反对不劳而获,主张人人参加劳动、自食其力;反对歧视妇女,主张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