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31页(3702字)

日本哲学有其自己发展的历史。

总括说来,它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时期:公元7世纪前(截至飞鸟时代)为第一时期。这个时期,日本虽然还没有出现哲学形式的世界观,但在神话传说当中却存在着哲学思想的萌芽。日本最早的文献《古事记》、《日本书记》及《万叶集》中所记载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日本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公元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奈良时代-江户时代)为第二时期。这时日本处于封建社会。在本时期初,随着日本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建立,比较肯定现实的神话传说与原始宗教,逐渐被“统一神”的系统宗教所代替。

在与中国和朝鲜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往过程中,佛教逐渐传入日本并得到发展和传播,成为日本16世纪以前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圣德太子(574-622年)制定的“十七条宪法”,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道德和佛教思想的;奈良时期(710-794年)从中国传入了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和律宗六派,被称为“奈良六宗”或“南都六宗”。

平安时期(794-1184年)最澄和空海入唐求法,回国后分别创立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

镰仓至安土桃山时代,产生了日本的净土宗和禅宗以及日本特有的净土真宗、日莲宗等新宗派。

江户时代(1603-1867年)儒学逐渐摆脱禅僧的控制,形成独立学派,并成为德川封建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此时佛教影响衰落。

日本佛教在鲜明的护国主义、强调信仰、简化修行方法、与神道儒学的结合与分离、强烈的变异性等方面体现出不同于印度、中国佛教的特点。17世纪,儒学取代佛教成为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随着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在儒学内部分化为朱子学、古学、阳明学各派,围绕理气关系、性情关系、理欲关系、道等范畴,展开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日本朱子学创立者藤原惺窝和林罗山极其尊信程朱,倡导其客观唯心主义的性理说;继之,室鸠巢、新井白石、安东省庵、贝原益轩、中井竹山、中井履轩、富永仲基等虽然也都基本上崇信朱子,但在他们的思想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唯物主义观点或合理因素,如室鸠巢把“理”解释为“条理”,安东省庵提倡理气合一,贝原益轩则明确提出气一元论;在认识论上他们提出“即事物致良知”、“知行并进”等经验论的认识论。朱子学派中保守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代表如山崎暗斋不但全面肯定朱子学,而且开辟了一条神儒结合的道路。水户学集大成者会泽正志斋率先提倡封建的“大义名分”和“尊皇”思想,主张神儒合一。古学派尊信三皇、五帝、周公、孔子,排斥汉唐以后的儒学。它是一个以古典经典为依据的哲学派别,名为复古,实际上是在朱子学以外提倡一种与朱子学对抗的新学派,表现为摆脱宋儒的客观唯心主义,并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其代表为山鹿素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等。

与朱子学派相抗衡的另一个学派是阳明学派。该派由中江藤树开创,内分两派:具有强烈内省性格的德教派和注重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事功派。哲学上虽然他们都是唯心主义,但却具有不少合理的因素。

其中的大盐平八郎曾领导农民起义,吉田松阴成为幕末维新志士。因此,日本的阳明学派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江户末期,在儒学分化的过程中,一些非儒学派学者摆脱儒学束缚,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独立思考,出现代表农民思想的安藤昌益,代表町人利益的三浦梅园、山片蟠桃、司江汉等思想家

他们各具特色,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唯物主义思想对儒学唯心主义的批判,为日本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准备。

19世纪下半期(明治时代,1868年)至20世纪中叶(昭和时代前期,1945年)为第三期。日本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这个时期,日本由以往吸取中国哲学思想转而大量吸取西方哲学思想。明治初期,以西周、津田真道、福泽谕吉等人为中心,结成学术团体“明六社”,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西周堪称“日本近代哲学之父”,是第一个将西方哲学比较系统地导入日本的人。

西周着重介绍实证主义哲学,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上都有所建树,同时在哲学范畴、概念和术语的翻译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津田真道提倡实学、反对虚学;主张无神论,提倡功利主义宗教观、伦理观,否定封建禁欲主义。福泽谕吉强调实学,重视经验科学;宣传“天赋人权说”,倡导平等、独立自尊和社会契约论。

他的文明论成为日本建立资产阶级文明国家的理论纲领。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通过介绍和移植西方近代哲学,总结了以儒学、佛教和神道教为核心的日本传统哲学,产生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日本近代哲学。明治中期,日本哲学界开始分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道扬镳。一方面大西祝和井上哲次郎开创唯心主义学院派哲学,在介绍和吸取德国古典哲学即所谓“纯正哲学”(指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开始东西方思想综合的尝试。

西村茂树从儒学、井上圆了从佛教的角度分别进行同样的尝试。另一方面,唯物主义已从启蒙家的实证主义思想中分化出来,中经加藤弘之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发展到以中江兆民为代表的明治资产阶级唯物论的顶峰。中江兆民号称“东洋卢梭”,他的哲学思想经过前期的探索而逐步成熟,到后期写成名着《续一年有半》(1901年)时,形成比较有系统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从明治末期到大正、昭和前期,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时期。

在哲学领域,一方面以西田几多郎、田边元为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学院派哲学,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点的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日本传播并在斗争中得到了发展。

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以《善的研究》(1911年)为标志,提出自己哲学的基本概念“纯粹经验”,宣告了日本最初的也是第一个独创哲学的形成;中期又提出另一个独特的哲学概念“场所逻辑”,这是“纯粹经验”在扩大和深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赋予“唯一的实在”的纯粹经验以逻辑基础;后期西田哲学思想中逐步增加了一些客观成分,使“场所”思想发展到“辩证法世界”的思想,并且又提出一个最能表达其哲学特征的概念“行为的直观”。西田哲学是以东方佛教思想为基础,以西方哲学思想为材料并用西方逻辑建立起来的一种东方哲学。西田哲学不仅在战前,而且在战后直到当代,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田边元是西田哲学的继承人,他以“种的逻辑”这一概念建构了自己的哲学。这个时期的“世界史学派”和“皇道哲学”则是公然与日本法西斯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与上述学院派唯心主义哲学相对峙,日本唯物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传播,出现了战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鼎盛期。河上肇、栉田民藏等人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提出其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而河上肇与福本和夫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传播。

三木清的唯物史观研究,吸引更多的人们关心马克思主义哲学。3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户坂润为首,创立“唯物论研究会”,出版《唯物论研究》杂志和《唯物论全书》,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第四期。战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取得了进展;西方各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结构主义、解释学和语言哲学相继被导入日本,并发生变形成为战后日本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80年代,日本哲学失去了确定的主流和中心,形成超越近代、追求感性、与社会、文化、人学等学科紧密结合,重新追寻东方思想,开拓独自研究道路的新思潮。

战后日本哲学思想是适应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为其服务的。

纵观日本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它在遵循哲学史的共同规律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移植的特点。日本哲学发展的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外来思想的冲击,形成了四次大规模的哲学思想移植,即佛教、儒学、欧洲近代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移植。

(2)融合、创造的特征。移植决不是机械的照搬,而是经历了一个融合、创造的过程。如日本佛教、朱子学、古学、阳明学、西田哲学等都成为有别于外来哲学的日本民族的哲学。

(3)中间类型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哲学的特点是西方哲学的典型,印度、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东方哲学的典型,那么依靠移植东西方哲学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日本哲学则具有介于两种异质哲学之间的中间类型的特点。从空间上来说,在古代主要是移植中国哲学而具有东方哲学的特点,从近代又开始移植欧洲哲学而具有西方哲学的特征,最终融合东西方思想形成了既具有东方哲学特点,又具有西方哲学特点的日本型哲学。

从时间上来说,日本哲学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相比,呈现比较明显的非连续性和阶段性,与西方哲学相比,又表现为相对的连续性,即所谓“新旧哲学并存的情况突出”。其它从与科学的关系、与宗教的关系上来说,日本哲学也介于东西方哲学特征之间,由此形成了日本哲学既具有西方哲学的特点,又具有东方哲学的特点,亦即兼容并蓄的优点和多元价值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