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逻辑》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06页(1290字)

副标题:唯意志主义的认识论导论。

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P·C·S·席勒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认识论着作,1929年出版于伦敦。全书分为20章:(1)逻辑的用途;(2)逻辑的定义;(3)逻辑的价值;(4)意义;(5)关联;(6)真理;(7)真理论;(8)人本主义真理论;(9)错误;(10)判断的生物学;(11)判断的形式论;(12)从判断到指谓;(13)一般指谓;(14)三段论推理;(15)证明论;(16)有价值的推理;(17)和(18)科学方法;(19)认识的诡辩术;(20)结论。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实用主义(席勒有时叫做人本主义或唯意志主义)认识论的四个问题。

关于逻辑问题,席勒认为,在传统上逻辑有四种用途,即作为实际思维的反映,作为可检验的废话,作为吓唬人的东西,作为文学游戏,但逻辑的根本定义应是对实际认识的系统评价,逻辑学家应该描述实际认识。

逻辑是一种规范科学,评价是一种行动、一种态度。逻辑评价既是心理学的事实,也是社会学的事实。

逻辑应该评价真理要求(truth-claims)而不是制定先验的法则,应该首先研究实际认识。

关于真理问题,席勒认为,真理问题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真理是涉及到断言的价值,是关于成功断言的肯定价值的术语。

“真”和“假”都是评价的术语。

人们意见的差异可归结为趣味的不同,思维本质上是由个人心理和天性决定的,真理和虚假是根据有利或不利于探索的目的而定的,真理的发现以兴趣为先决条件。真理应与真理要求相区别。真理要求向真理发展的第一步,取决于制定真理要求的心灵的性质,第二步取决于证实。

真理依赖于效果,有用是真理的本质,但真理和有用不能简单地互换。任何判断和命题都是相对于目的而言的,没有绝对的真假,真理因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绝对真理只是认识趋向的目的和理想。

关于判断和推理问题,席勒认为,判断在逻辑中居核心地位,判断本质上是经验的,判断中有非理智的因素。判断是导致行动的决定,是个人的行为。

判断的效果不仅改善行动,也改变判断者本身及其处境。逻辑的必然性概念不仅是多余的,也是模糊的。我们的一切推理都是假设的和经验的,不能绝对保证真。因此,证明的逻辑是不成功的,我们需要的是发现的逻辑,这种逻辑从认识的现实过程出发,研究人们发现和获得真理的途径,这才是逻辑的根本任务。

在科学方法问题上,席勒认为,尽管科学方法的应用不能保证每一探索都能成功,但科学方法应是可普遍应用的。在科学方法中“事实”和“假说”是相互作用的,观察和实验是相互结合的,实验以观察为前提,观察中有实验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察越来越是实验的。

观察应受兴趣、目的或先前知识的指导,冒险是不可避免的。假说是多样化的,需要证明的,因此所有真理都是相对于它们的证明而言的。

行动是对真理的检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