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18页(1166字)

【生卒】: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5年

【介绍】:

佛教创始人。

释迦为族姓,牟尼为圣贤,即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Gautama),名悉达多(Siddhattha),意译“义成就者”。尊称“佛陀”、“世尊”、“释尊”等。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甘蔗王族的后裔,属刹帝利种性。父亲首图驮那是萨罗国的属国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边境接近的提罗拉科特)的君主,母名摩耶(幻化),是与迦毗罗卫隔河相望的天臂城善觉王长女。关于佛陀出生年月有不同的说法。南传佛教据《缅甸佛传》等推算,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或545年,此说已为世界大部份佛教徒采纳;北传佛教依中国南齐所译的《善见毗婆娑律》末师徒相传的“众圣点记”说法,生年为公元前565年,卒年是公元前485年,此说为日本、印度等国的佛教学者所采用。另有日本学者宇津伯寿、中村元等根据阿育王即位年代推算,生年应是公元前466年或公元前463年,卒年为公元前386年或公元前383年。

中国西藏佛教则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公元前961年灭的说法。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生七日母亲逝世,由姨母摩诃波阇婆提抚养长大。佛陀幼时受过婆罗门“五明”教育,过着十分奢侈的宫廷生活,16岁时与表妹耶舍驮罗结婚,育一子名罗睺罗。因痛感人生痛苦、世界无常,加之面临国家覆灭的危险,为求精神解脱和摆脱危机,遂在29岁出家修行。

先在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摩揭陀国,随数论派先驱阿逻罗·迦罗摩和郁陀伽·罗摩子修习禅定,不得满足,又到尼连禅河边伽阇山森林处修炼苦行6年,终觉苦行无益,于是抛弃苦行至菩提伽耶着名的菩提树下结伽跌坐、沉思冥想,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成道后被尊称释迦牟尼。为了能使他的思想为别人理解接受,佛陀自此开始进行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最初是为憍陈如等5人说法,后又度外道舍利弗、目犍连等人,再受儿子、堂兄、姨母的皈依,由此建立了主要以商人和城市居民为主,包括各阶层在内的佛教僧伽,并制定了一些戒律,纯洁僧团内部。

其传教足迹遍布中印度恒河流域两岸,晚年安居于王舍城附近,在一次出去传教的路上,因病死于拘尸那迦城,享年80岁。

佛陀所处的时代是婆罗门思潮受到冲击,沙门思潮兴起的新时代,佛陀本人是当时思想界着名的“六师”之一。

其思想代表了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槃论。

对哲学根本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他的宗教教义和学说基本上属于伦理学的范畴。生前并无着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理论为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所建立的佛教成为当前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在世界思想史、宗教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叔本华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