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里夫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76页(1068字)
【生卒】:约1330—1384年
【介绍】:
英国神学家、哲学家,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生于英国约克郡。1369年获牛津大学神学学士学位,1372年获该校神学博士学位,并任该校神学和哲学教授。
1374年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任命为拉特渥斯牧区主任。同年受爱德华委派,赴布鲁日与教皇代表就教皇税收和英国教会的神职任免权等重大问题进行谈判,未达成协议。为此撰写《论神权》与《论政权》两篇论文,开始抨击教会和教皇。返回拉特渥斯后,闭门着述,从理论上系统批判教会制度和正统教义。
大约1380年,从牛津大学引退为乡间教士,开始把拉丁文《圣经》译成英文;并且建立“贫苦祭司”僧团,在贫民中进行传道工作,影响了1381年英国的农民起义。
威克里夫站在英国王权派一边,反对教会高于国家,反对教权高于王权,主张教会应属于本国政府管辖。
他提出“天恩统治论”来反对教会的统治,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直接的“佃户”,个人可以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
凡是掌握了上帝律法即《圣经》的人,就具有统治权,而每个人都负有掌握上帝律法的责任。因此他声称,人的现实统治直接来自上帝,只有这种直接的统治,才是真正的统治。威克里夫反对教会的信仰和教会活动,提出相信“无形”的教会比相信“有形”(有组织、有机构)的教会更好,宣称《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教条,每个人只要相信《圣经》,按《圣经》行事,就可以得救,根本不需要专门的教会和神职人员。
他攻击教会拥有和掠夺财产,揭露教皇僧侣的奢侈腐化,建议国王没收教会土地,减少教会费用。他坚决反对教皇在英国征收捐税,主张政教分离,建立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英国教会。
他还否认教士有赦罪权,反对偶像崇拜;要求简化教会仪式,并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礼仪。
威克里夫的思想和主张,是对教会专制主义的冲击。
因此,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曾连续五次发出通谕,谴责他的政治宗教理论,要求英王将他逮捕。但由于他的主张符合市民支持王权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要求,得到市民、平民的支持和英王的保护。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威克里夫的着作被查禁,其追随者被捕,受到教会的残酷迫害。在世俗政权保护下,威克里夫生前未被正式判罪。
但他死后,在144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上被判为异端首领,其着作被销毁,遗骸被焚烧扬灰。威克里夫的思想反映了市民阶级摆脱封建教会束缚,争取独立自由发展的要求,对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