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研究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81页(2019字)

战前日本唯物论研究者结成的合法研究团体。

1932年10月23日成立,1938年2月12日被迫解散。主要成员有户坂润、冈邦雄、三枝博音、服部之总、永田广志等40多人。研究会章程第一条规定:以联系现实课题,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并且进行启蒙活动为目的。

在当时日本日益法西斯化的严酷条件下,唯物论研究会在合法活动这一基本界线内,努力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任务,为在日本传播和发展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唯物论研究会的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创立到1934年末。此间,在苏联哲学界关于哲学的列宁主义阶段的影响下,于1933年开展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和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1934年,作为上述问题的具体化,展开对日本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复兴运动的批判。此外,对自然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学的关系、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自然科学中是否要以及怎样贯彻辩证法等问题也展开了讨论;还发表若干关于明治哲学史、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法学、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个时期,该会在完成日本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上发挥了中心作用。

第二个时期是1935年,这是由第一期向第三期过渡的转换时期。由于日本当局对左翼文化组织的破坏,导致政治形势日趋恶化。这时,参加创建“唯研”的一些着名非马克思主义会员、同路人会员相继退会,以户坂润、冈邦雄为中心更加慎重地维持该会的合法性,研究领域也扩大了。

此间,该会第一次出版了《唯物论全书》计18册,以后陆续出版,共计50册,这是日本唯物论研究的综合性成果。第三个时期从1936年到解散。1936年起,日本加快了法西斯主义的步伐,1937年大举入侵中国。这时,该会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一合法组织。他们利用这种合法性,承担起批判法西斯主义的课题,充分发挥其战斗作用。这个时期展开的争论有:关于自然辩证法例证的争论、围绕认识主体的规定的争论、关于历史理论的争论。

另外,加藤正发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解释的论文,重新提出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在唯研主流派之间再次燃起争论。总之,贯穿这一时期的是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性精神。

在法西斯主义的暴力面前,该会被迫解散。

唯物论研究会通过其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战前日本取得了确定的地位。它的主要理论业绩:其一是比较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中所占有的理论基础的地位。这个问题,是福本和夫、河上肇在20年代中期提出的。

进入30年代,“唯研”主要成员之一永田广志出版《唯物辩证法讲话》(1933)和《唯物史观讲话》(1935),这是日本学者最初撰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体系的着作。永田在《唯物史观讲话》中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体系,分为哲学、经济学及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并且这三个构成部分互不可分地内在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无产阶级世界观。”其二是通过确认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所具有的根本意义,而加深了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理解,从而使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上。

户坂润在《科学论》(1935)中指出,自然辩证法是认识自然、亦即自然科学的根本原则,从而自然辩证法不仅是自然本身的辩证法,也应该是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在《现代唯物论讲话》(1936)中,他又进一步论述了物质的哲学概念以及物质的辩证运动规律。

其三是以哲学的列宁阶段为中心课题,对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的同一性问题展开了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理解。首先,明确了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即辩证法不仅贯穿于认识论之中,而且辩证法本身在本质上也应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其次,比较正确地理解了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第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问题虽未充分展开,但在现实的意识形态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却显示出巨大的战斗力。

其四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展开了对日本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特别是永田广志的三部着作:《日本唯物论史》(1936)、《日本封建制意识形态》(1937)、《日本哲学思想史》(1938)以及三枝博音的《日本唯心主义发展史》(1934)、鸟井博郎的《明治思想史》,都是很有见地的优秀着作。

关于一般哲学史的研究,其成果有古在由重的《古代哲学史》(1936)、三枝博音的《黑格尔及其辩证法研究》(1929)、冈邦雄的《科学思想史》(1936)等。

“唯物论研究会”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战前日本传播和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留下了最宝贵的财产,直到今天,仍然是激励日本人民孜孜追求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巨大的力量源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