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37页(1252字)

在康德哲学中,想象力是主体自身存在的一种心理功能。

指主体具有的对象不在当前的直观能力。它在主体中创造或再现对象的直观印象。想象力又分为创造性的,即本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和复制性的,即派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作为主体的知识与表现源流之一的想象力是表象世界的先天要素或先验基础。

想象力的表现——想象具体化为造型想象(艺术想象)、联想、亲和性想象。

在认知过程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直观想象在主体的连结是以渗透着自我意识(纯粹统觉)的想象力为依据的。想象力构成直观感性杂多的综合。

想象力一方面与感性杂多相联系,综合杂多,另一方面又与纯粹统觉相联系,把感性杂多置于纯粹统觉具体形式——范畴之下使之综合统一,从而构成知识。在康德那里,在认知活动中,想象力是直观与纯粹统觉的中间环节。

在审美过程中,想象力与知性、理性结合(或想象力唤起知性,或想象力借助理性概念——理念)构成审美活动,形成美(自然的、艺术的)以及美的再现与创造。与知性结合趋向某种不确定概念的自由协调,这种审美活动产生优美,与理性结合在感性中实现理性理念,这便产生崇高美。

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的展现是审美的核心。

在认知过程中,康德偏重亲和性与联想性想象的作用。就审美活动而言,康德注意造型想象。

认知、审美活动多于想象力。

同时,康德还认为,幻想也与想象力相联系,幻想即想象力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在费希特的哲学中,想象力是理论自我的基本能力,亦即理论自我创造世界的基本手段,所以也称“创造的想象力”。

费希特把客观世界和一切实在都视为自我主体的创造的想象力的结果。

想象力这一概念,是费希特借用康德的。在康德那儿,纯粹知性概念同经验的直观之间需要有一个联结对立双方的中介,即先天的想象力。费希特在解释理论自我的有限性、被动性与绝对自我的无限性、主动性的矛盾时,借用了康德的想象力概念。

但费希特着力于从自我的内在方面,从无意识与有意识的对立中来揭示想象力的工作机制和秘密。

在费希特看来,自我的创造的想象力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它在无意识中创造了其对立面非我,并转而被非我所限制。

通过这种无意识的想象力,有限自我才具有了量的规定,从而与无限自我构成一对矛盾,成功地推动自我继续活动。想象力从无中创造出实在,这看来是不能理解和思维的,然而,它又是意识的基础,是思维的基本功能。

创造世界的活动是由无限自我来实现的,而这是无意识的和无需根据的。然而对活动的反思,即意识到这些对象和实在,从而感到不自由和受限制,则只是有限自我的感觉。

所以,费希特就通过无限自我和有限自我的时而等同、时而差异的脉动,揭示了想象力创造世界的秘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