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格尔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51页(3436字)

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在西方盛行一时的现代哲学流派,在英、美又称之为绝对唯心主义。

它的主要特征是从右的方面复活黑格尔哲学。

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西方各国从自由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与之相适应,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强调个人转到强调全体,由标榜自由主义转到叫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此时,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已不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得心应手的工具,代之而起的就是他们认为能充当“打击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宗教上的传统主义以及科学上的自然主义这个三头怪物的武器——黑格尔主义。

新黑格尔主义于19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崭露头角,其代表人物是斯特林、格林、布拉德雷和鲍桑葵。

他们承袭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并逐步同主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鼓吹神学的思辨和意志自由,反对英国经验论的传统。随之而起的是美国复活黑格尔之风,其代表人物是哈利士、罗伊斯和布兰夏德,他们同样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主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主张“绝对的自我”要同个人的自我融合在一起,要从个体的自我中去认识绝对的自我的存在。

德国的新黑格尔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开始是一批从新康德主义者转变过来的人,随后出现了克罗纳、格罗克纳和拉松等代表人物,他们注重黑格尔哲学中非理性主义的一面,把辩证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意大利的新黑格尔主义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金蒂莱,这两个人虽然在政治上同法西斯的关系完全不一样,前者谴责法西斯,后者曾任法西斯政府的官员,但他们的哲学都是意大利法西斯理论的来源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阶级斗争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迁移,新黑格尔主义逐步消失,其时已不是什么流行的派别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西方英、美各国重又掀起研究黑格尔的热潮,而且有的人,如英国的芬德莱,越来越重视黑格尔哲学中个人和经验的成分。在德国,强烈的思辨唯心主义传统仍然占统治地位,对黑格尔的兴趣有增无减。

新黑格尔主义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哲学派别。

其中有的人倾向客观唯心主义,有的人倾向主观唯心主义;有的人把黑格尔主义同人格主义结合起来,有的人把黑格尔主义同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有的人公开站在反动势力一边,有的人仍然把自己打扮成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但是,他们在片面强调和夸大黑格尔哲学中保守的一面时,具有共同性。

首先,作为新黑格尔主义者的基本特征是由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从黑格尔出发走向贝克莱和康德。

例如格林在强调绝对的实在性的同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在《伦理学导论》中他说:“‘实在的’和‘客观的’诸词,除了对于一种意识而言之外,是没有意义的。意识把自己的诸经验看作是被关系所规定的东西……意识可以说是客观性的原则。

通过意识才会对于我们有一个客观的世界,通过意识,我们才会设想一种自然的法则。”布拉德雷把感性经验看作就是实在,除了精神存在的东西之外,没有存在或事实,而且精神性越多,越是真正的实在。

这显然是把绝对观念变成绝对经验,用贝克莱解释黑格尔。金蒂莱在提出超个人的“普遍的自我”前提下,更为注重自我的活动。

他甚至通过排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为有限的主体、即自我的行动开辟道路。在《概念作为纯粹行动的精神》中有这样一段话:“黑格尔哲学的缺点在于它在‘自我’之前设置了以‘自我’为前提的那种东西……不应当从自然界引出思想和从观念中引出自然界,而应当从思想中引出自然界和观念。”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新黑格尔主义者否定发展的思想,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因此,形而上学思想在新黑格尔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布拉德雷就曾直截了当地说:“最高的实在不是一种发展,并且,甚至于要问它是否有进展,这也是荒谬的。”新黑格尔主义者歪曲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性质,把它看作是一种神秘的自我意识的分析。罗伊斯认为,黑格尔独特之处就在于对神秘的自我进行分析,自我先分化成一些相互对立的力量,然后再克服这些对立,以渴求在绝对中达到自己的完成。缪尔在《黑格尔逻辑研究》中说:“辩证法的关键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各个阶段的过渡以及构成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的二重性。”新黑格尔主义者歪曲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根本性质,把它看作是非理性的和反理性的思维。在这方面德国的新黑格尔主义者走得更远。

克罗纳在其主要着作《从康德到黑格尔》中露骨地宣称:“黑格尔的思维与其说是合乎理性的,毋宁说是非理性的、超理性的或反理性的。它只有在作为非理性的范围内才是思维。

”更有甚者他们把黑格尔的辩证法说成一种神秘的“直觉”和“冥想”,宣扬本能和信仰是哲学的基础。例如克罗齐说:“哲学不也是跟歌一样是一种冥想吗?为什么在各方面都跟美的表达相类似的哲学概念,却缺少诗歌所具有的完善性和缺少这种把统一融合于相反之中的权力呢?哲学的确是一种对于普遍的冥想,因此,它是直觉和想象”(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

布拉德雷说得更明确:“哲学需要可以公正地称之为信仰的东西,并且最终建立在信仰之上。”但是,新黑格尔主义的信仰主义不同于宗教中对上帝的信仰,他们信仰的是绝对,是非人格的和超人格的绝对,这也可以说是超乎传统宗教之上的一种新宗教。

“哲学最终不是别的,只是一种以思维方式把握自己和把握出现在它之中的内容的天启宗教。”

第三,新黑格尔主义者和康德、黑格尔一样重视对人的研究,但他们歪曲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观点,主张和强调人的神秘性。

文艺复兴以后,作为近代哲学之精神就是人的发现。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理论上论证人的本性和尊严的哲学家,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方面。但是康德割裂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联系,最终陷入了形而上学。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克服了康德这个缺点,把自由和必然结合了起来,强调了理性的力量。新黑格尔主义者虽然也重视人的研究,但却在理性之外提出了一个最高的神秘,它直观人的生活深处,使得人之所以为人。德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纳说得最清楚:“理性并不是人的顶点。人,整个人,超越于理性:他的意识参与最高的神秘。”又说:“人之所以是人,并不因为他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而是因为他能前进到理性的极限,在那里,面对最高的神秘。所以人本身就是一个神秘。”另一个新黑格尔主义者,美国的罗伊斯主张人之为人的真实性是不可言说、不可描写,而只可体验、只可意会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他还提出了所谓“体验世界”的理论,把自我的统一性归属于此,以区别于可描写世界中的一切现象。新黑格尔主义者关于人的学说尽管有其合理之处,但他们把人的能动方面解释成没有客观基础、不可言说的神秘,这显然是荒谬的。

第四,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从右的方面继承黑格尔的国家和社会学说。反动的国家学说和政治社会理论是新黑格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因为在这里最明显、最直接地表现它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本质。

首先,他们否认历史本身是一门科学,认为历史只是对个别事件的记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其次,他们抹煞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提出所谓公共的道德意志是国家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他们宣扬个别英雄、天才人物决定历史,把垄断资产阶级的当权人物神圣化。最后,为适应帝国主义对外扩张和争霸世界的需要,他们公开鼓吹种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里奇在《政治的社会的伦理学研究》中就曾说:“把小国吸收进某些较强盛、较文明的国家里,从人类进步的观点看是值得欢迎的,不应受到谴责。”

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着作除上述提到的之外,还有:斯特林的《黑格尔的秘密》、格林的《休谟人性论导论》、布拉德雷的《现象与实在》、鲍桑葵的《国家的哲学理论》、罗伊斯的《近代哲学的精神》和麦克塔加尔特的《黑格尔宇宙论研究》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