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本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46页(891字)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和他的学生巴里巴尔合着的一本重要哲学着作。

1965年出版,曾译为多种文本,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影响。同《保卫克思》一样,这本书也是针对当时国际上出现的把马克思主义人道化、黑格尔化的思潮而撰写的。

苏共二十大之后,一些欧美学者利用马克思早期着作中的某些不成熟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人道主义解释,竭力暴露马克思主义的所谓“黑格尔根源”。为了批判这种思潮,阿尔都塞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行了考察。

他认为,马克思在1845年之后已同人道主义决裂,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作为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却以“实践状态”包含在《资本论》等着作中,还有待于从理论上系统阐发。为此,他主张按照“对症阅读法”,批判性地研究《资本论》。

这种阅读实际上也就是他所说的“理论实践”过程,那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把《资本论》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抽取出来。于是,他把辩证唯物主义定义为“理论实践的理论”。

在书中,作者突出地运用“多元决定”和“结构因果性”概念所体现的结构主义原则,对社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了系统论述,对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人道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统一体。在这些构成因素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某个社会特定阶段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结构,而究竟哪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归根到底还是由经济来决定。但经济结构这种“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也还是通过同其他因素的结构层次相互作用实现的。

所以,历史发展不是按“人的本质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人道主义图式进行,而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而构成的“无主体过程”。

该书对马克思思想转变和社会结构的考察有独到之处,但作者从“理论实践”过程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了“理论主义”倾向;对历史过程的解释也具有结构主义性质。

上一篇:月称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