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罗亚斯德教
书籍:世界文化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世界文化辞典》第189页(350字)
中国又称“袄教”、“火袄教”、“拜火教”等。流行于古代伊朗地区的主要宗教。据传由教主琐罗亚斯德(约前628~前551)所建。其经典为《阿维斯陀》。教义为善恶二元论。道德箴言是“善思、善言、善行”。最高善神为阿胡拉·马兹达,最高恶神为安格拉·曼纽。该教认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是阿胡拉·马兹达的象征,因而加以崇拜。要求教徒在祭司(我国古称“穆护”)指导下,通过专门仪式礼拜圣火。该教自米底时期即在伊朗占据重要地位,至萨珊王朝时(229~652)成为国教。阿拉伯人征眼伊朗后,推行伊斯兰化。该教在伊朗本土衰落,部分教徒不愿改宗,移居印度西海岸。琐罗亚斯德教于南北朝时传入中国。但信徒初时多为外国侨民。中国北宋和南宋时期,东南沿海民间也有部分居民信仰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