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世界文化辞典》第180页(231字)
在印度半岛产生、流传的一种宗教。
与印度教及佛教共为源起于印度的三大宗教。“耆那”意为胜利者。
其创始人是筏驮摩那(约前540~约前468)。公元前后,分裂为“天衣(裸体)派”和“白衣派”。
耆那教有信徒近200万人。该教反对祭祀;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实行苦行主义。
白衣派正典有45部,天衣派正典有2部。该教在艺术、建筑、语言文学、天文学、伦理学、数学、语法学、戏剧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