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67页(377字)

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掌邦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罢太尉,置大司马,冠以将军之号,无官属。霍光曾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辅佐昭帝和宣帝,掌全国政务,实权大于丞相。宣帝地节三年(前67),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前8),大司马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号。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去大司马官属。元寿二年(前1),大司马复置官属,与大司徒、大司空共掌政务。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改名太尉,仍与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为名义上宰相之一。末年又别置大司马。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北朝或置或废。南朝齐、陈时仅为赠官;北魏、北齐与大将军为二大,位居三师之下、三公之上;北周谓之大司马卿。隋代后废。明、清用作兵部尚书别称。见“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分别见“司空”、“司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