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73页(362字)

武术拳种。因起于少林寺,故名。外称外家拳。相传为北魏时印度僧人达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时所创。隋末少林寺僧普遍练武,并以武术见长,曾助李世民(唐太宗)作战建功。其后各地武林高手慕名而至,使少林拳能博采众家之长,据传至宋初已汇纳18家拳法。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已“以搏名天下”(曹秉仁《宁波府志》)。今尚存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所树“少林观武”碑一通,上刻“暂息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其风格朴实,招势多变,力量运用灵活有弹性。练法讲求“拳打一条线”,技击法要求藏而不露、内静外猛,有“秀如、抖如、行如、动如闪、声如雷”之说。形成中国武术一大流派。今少林拳主要包括大洪拳、小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拳种,另有散打招法。器械以少林棍最着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