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62页(787字)

泛指执掌政权的高官。《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后历指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官名及职权范围各有不同。秦代置三公,以丞相为宰相,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汉代初承秦制,以相国或丞相为主。西汉末大司徒等于丞相。东汉名义上宰相为司徒、司空、太尉三公,而实权则归尚书台。魏、晋、北朝宰相无定员,无定名,亦无定职,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及重要将军等真正总揽大权者为之。隋代以三省长官内史令、纳言、尚书令为宰相,间或以别官加“参掌机事”名号行宰相之职。唐代承隋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宰相。因太宗曾任尚书令,后此职不再授人,而改以尚书省副长官左右仆射为宰相。太宗之后,常以他官加带“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行宰相事。宋代宰相官名多次变更:最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神宗时改革官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次相;徽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两省侍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以尚书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改中书门下侍郎为参知政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其最高长官中书令不常置,置则常由太子兼领,以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代初承元制。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成祖永乐(1403—1424)年间,以大学士5至7人组成内阁,参与政务。仁宗(1425)以后,内阁大学士权力渐重,成为实际上的宰相。清代初仍置内阁,世宗雍正(1723—1735)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内阁形同虚设。

上一篇:家教 下一篇:拳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