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75页(441字)

星名。俗名扫帚星。以其长尾形状如彗(扫帚)而得名。我国可靠的彗星记录始见于《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此为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平均每76年多过近日点1次,自秦始皇七年(前240)至清宣统二年(1910),共出现29次,每次我国均有详细记录,为世界所独有。自殷商时代至公元1911年,我国关于各种彗星记录不少于360次。对彗星本质亦早有所认识,如《晋书·天文志》:“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指明彗尾延伸方向与太阳的客观内在联系,而欧洲直到公元1532年始有类似认识。由于出现方位不同、形状各异,古人给彗星以各种名称。如《史记·天官书》称东北方发现者为天棓(bèi倍),东南方发现者为彗星,西北方发现者为天(chán谗),西南方发现者为天枪。法国巴耳代着《彗星轨道总表》断定:“彗星记载最好的(除极少数例外),当推中国的记载。”

上一篇:理学 下一篇:梧桐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