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2 00:41: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017页(270字)

一种高至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本作。最早为北方民族所着,便于跋涉水草之间,适应游牧乘骑。

战国时中原人始着靴。《释名》:“古有舄(xì细)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靴有统而履、舄无统,此为其主要区别。《说文》:“鞮(dī低),革履也,胡人履连胫之谓络鞮。”络鞮即后来的靴。靴较早不作为正式服饰使用。

隋代始常服六合靴。唐代改长靿(yào要)靴为短靿靴,并加以毡,文武百官都着之。清代曾规定平常人不准穿靴,后规定文武各官及士庶可着,平民仍不着。清代靴皆作尖头式。

材料用缎、绒、布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