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技术的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629页(1278字)
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1981年航天飞机试飞成功,空间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重大发展,构成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箭技术是发展空间技术的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发明的V2飞弹,成为远程导弹的先驱。它长15米,最大直径1.7米,重13吨,最大时速5,500公里。
德国投降后,美国俘虏了包括布劳恩在内的130名火箭专家。
1957年8月苏联宣布试射超远程多级洲际弹道导弹成功。1957年10月4日苏联抢在美国预定计划两个多月前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1月3日又发射了人造卫星2号,并把一只狗带入空间,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时代。
美苏开始了空间技术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卫星“探险者1号”,虽然比苏联的卫星要轻,但由于带有可探测放射性辐射的仪器,研究成果大于苏联的卫星。1959年苏联的“月球2号”卫星击中月球,成为最先把物体送上月球的国家。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乘“东方1号”卫星绕地球飞行成功的第一人。1962年2月20日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也乘“友谊7号”卫星绕地球飞行成功。1961—1972年美国开展了规模巨大、耗资极多的载人阿波罗登月计划。
因美国“土星5号”火箭的技术要求远远超过了苏联的火箭技术水平,苏联因实力不足而退出登月竞赛。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在月球上漫游两小时21分,并收集岩石和土壤标本等,然后安全返回地球。在11年间美国先后发射7次,成功6次,有12名宇航员登陆。为实现阿波罗计划有2万多家大中小型公司和厂商及120个大学和实验室42万人参加,耗资300亿美元。
发射的火箭“土星5号”功率相当于10万火车头的功率,第一级推力达3,500吨。1973年5月起美国放弃登月活动,开始探测太阳、太阳系行星和宇宙空间活动,发射“天空实验室”,先后接待3批9名宇航员,在那里用58种仪器进行天文、地理和医学等270多项科学研究。
与此同时,自1971年4月到1977年9月苏联先后把6艘“礼炮号”空间站送入轨道。1980年4月苏联两名宇航员乘“礼炮6号”绕地球飞行1亿1,500多万公里,创造了在空间生活185天的记录,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观测和实验研究。1981年4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它既可与火箭一样可垂直发射,在轨道上运行,又可与飞机一样水平着落,并可反复使用100多次。航天飞机的成功飞行标志人类空间技术进入新阶段,迄今已有“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和“发现号”、“大西洋号”等多架航天飞机试飞。
60年代以来各国发射了大量应用卫星,包括科学卫星、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通信卫星及行星和星际探测器等,对科研、生产、国防和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影响。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又多次成功地发射了用于发展科学事业和商业的卫星,显示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