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191页(904字)
1894—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和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激烈争夺殖民地,瓜分了非洲、澳洲和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于是把侵略目光集中到还没有被完全瓜分的少数地区。中国和朝鲜便成了他们争夺焦点。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所谓“大陆政策”,利用地理上的便利条件,加紧进行全面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准备。1894年(光绪二十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廷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乘机玩弄阴谋,极力劝诱清朝尽快出兵,并保证日本“必无他意”,暗中却加紧战争布署。6月初,清军1,500人在朝鲜牙山登陆。日本同时也陆续出兵朝鲜,达1万余人,占据仁川和汉城一带的战略要地。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清廷主持战事的李鸿章秉承慈禧旨意,采取“避战自保”方针,力保“和局”。7月25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海面突然袭击清军运兵舰只,挑起战争。不久,日本又在牙山附近进攻清朝驻军,清军退守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因战争爆发的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9月15日,日军集结重兵猛攻平壤,经过两天激战,平壤陷落。1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袭击北洋舰队,双方激战5个多小时,互有损失,日舰略占优势。李鸿章竟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基地。日军遂占领朝鲜全境,并从此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10月下旬,日军分两路大举进攻中国辽东半岛,一路渡鸭绿江,攻占九连城、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等地,直入辽东腹地。另一路在辽东半岛东岸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州。接着连下大连、旅顺。1895年1月,日军从海陆两路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广大爱国官兵在不利情况下顽强坚守。2月,日军占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月,日军先后攻占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虽然辽东部分清军和广大人民曾奋勇抗击日军,终无法扭转战局,辽东半岛落入敌手。1895年4月,清政府屈膝求和,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可耻的《马关条约》。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