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会议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250页(652字)

1924至1925年间出现的反对军阀统治、要求建立民主政权的人民民主运动。召开国民会议这一口号,最早是1923年7月中共中央《第二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的。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应冯玉祥等的邀请,离粤北上。他在1924年11月10日发表的北上宣言中,采纳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见,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解决时局问题。孙中山的北上,使召并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口号,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1月19日,中共中央发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应急速召开国民会议预备会,预备会的任务不但是筹备召开国民会议,而且它应成为正式政府成立之前的“号令全国的唯一政府”。在国共两党大力推动下,全国很快掀起促成国民会议的运动高潮。全国各重要城市的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和通电,要求在最短期间内召开国民会议,并分别成立各地区的国民会议促成会或筹备处。1925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200余人,其中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教师、新闻记者、律师、民族资本家等,共代表20多个省区的120多个地方的国民会议促成会。会议开了一个多月,讨论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决议。这是一次空前的人民集会。会议决议当然不会被军阀政府所采纳,但大会在宣传和组织群众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当时段祺瑞政府用召开善后会议的办法来对抗国民会议运动。善后会议基本由军阀、官僚、政客、反动文人所组成,2月1日开场,4月21日闭幕。善后会议未能挽救军阀政府灭亡的命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