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奖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中国当代文学辞典》第23页(1034字)
《北京文学》编辑部举办。自1981年起,每年3月公布上一年获奖作品名单。评选限于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作品;体裁先限于短篇小说,后扩展到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和评论等。1980年的作品有11个短篇小说获奖,即锦云、王毅的《笨人王老大》、陈建功的《丹凤眼》、王蒙的《风筝飘带》、金河的《杏花山下的孩子》、汪曾祺的《受戒》、成一的《绿色的山岗》、王安忆的《雨,沙沙沙》、李国文的《空谷幽兰》、林斤澜的《肋巴条》、李惠薪的《老处女》、母国政的《傍晚,我们别离的时刻》。1981年的作品有11篇获奖,其中短篇小说有陈建功的《飘逝的花头巾》、张一弓的《寻找》、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乔典运的《笑语满场》、林斤澜的《头像》;报告文学有肖复兴的《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诗歌有张小敏的《祖国啊,我又唱起这支歌》、张志民的《远征,从这里起步!》、张宝中的《厂区,飞出早春的歌(三首)》、聂鑫森的《地球深处的旋律(三首)》、叶延滨的《北京交响诗(早晨·黄昏)》。1982年的作品有11篇获奖,其中小说有邓友梅的《那五》、郑万隆的《奇迹发生在那天夜里》、王梓夫的《被遗忘的党员》、张一弓的《考验》、张宇的《河边丝丝柳》;报告文学有柯岩的《癌症死亡》;诗歌有刘征的《在记忆的小道上(五首)》、顾绍康的《一尊历史的铜像》、余以建的《大渡河的雕塑(四首)》、何玉锁的《投向人生的砝码》、赵日升的《养育我的土地啊……》。1983年的作品有10篇获奖,其中小说有张洁的《条件尚未成熟》、李杭育的《沙灶遗风》、刘厚明的《阿诚的龟》、张承志的《春天》、陶正的《逍遥之乐》;散文有汪曾祺的《天山行色》;诗歌有龙郁的《带电的旋律》、林希的《然而,我们相信》、殊萍的《祖国,我属于你》、白云海的《东方文明之星》。1984年的作品有19篇获奖,其中小说有邹志安的《哦,小公马》、余华的《星星》、尹俊卿的《清凉界》、母国政的《让平庸的日子逝去》、张洁的《尾灯》、李惠薪的《“死缓”》、苏炜的《墓园》、邓友梅的《在东京的四个中国人》;报告文学有徐然的《红军留下的儿子》;散文有汪曾祺的《老舍先生》、李学鳌的《奇峰当面立》;诗歌有张志民的《“死不着”的后代们》、王晋军的《紧急下潜》、宁静的《长江,我的母亲》、张水舟的《风口,大娘扬起簸箕》、韩作荣的《隧道口,飞进一只蜜蜂》、《黎明,我下班了》;评论有谢云的《〈罗村在京郊〉读后随想》、李复威的《摘下兽与鬼的面具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