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369页(591字)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随后,发展为全国范围的革命群众运动。1919年1月,英、美、法、日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然准备签字接受。这个消息传来,举国愤慨。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一致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游行群众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0多人。5月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和4日,北洋军阀政府继续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激起人民的更大反抗。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加入运动。从6月5日起,上海10万多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唐山、长辛店、九江等地工人相继举行政治罢工。全国各地商人也先后罢市。在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至此,这次运动取得重大的胜利。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