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人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410页(761字)

20世纪初至20年代印度尼西亚华侨民族主义运动。其目的在于发扬中华文化,启迪华侨的民族意识,反对荷印殖民政府歧视和虐待华侨的政策,争取华侨同欧洲人及日本人在法律上地位平等。运动开端于1900年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中华会馆的成立。最初活动仅限于在各地纷纷成立地方性的中华会馆和创办中华学校,向华侨普及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藉以革除华侨社会旧俗陋习,提高华侨的文明程度。1904年日俄战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使运动超越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而接受孙中山学说。1907—1908年各地出现了中国同盟会荷印支部(公开名称为寄南社)的外围组织书报社,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活动。1917年在三宝垄召开的华人大会,就华人应否参加荷印殖民地*国民参议会的问题引起争论,受寄南社和书报社影响的《新报》集团在这次争论中崛起,成为运动的核心力量。1919—1920年由《新报》集团发动的反对荷兰国籍法和荷印殖民地兵役制的斗争,把运动推向高潮。《新报》集团派遣代表于1920年初抵达上海,请求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废除中荷领事条约,受挫。1927年,《新报》集团又派遣代表回国请求废除上述条约,再次受挫。运动虽未达到反对荷兰国籍法的预期目的,但迫使荷印殖民政府于1914—1918年间先后逐步废除了华侨痛恨已久的通行证条例、居住区条例、警察裁判权制度,并于1919放弃了对土生华人青年征兵的规定。1929年,荷印总督德·格拉夫(Andries Cornelis Dirk de Graeff,1872—1957)宣称,自1930年1月1日起中国人在法律上与欧洲人同等待遇。运动既唤醒了华侨的民族意识,激发了华侨的爱国热情;同时也促进了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