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华侨与华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759页(1044字)
侨居国外或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维吾尔族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地区和前苏联中亚地区。(1)1988年,西亚地区的维吾尔族华侨、华人,总数约5万人。主要分布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麦加、麦地那、吉达、胡富夫和利雅得,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米尔,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拉瓦尔品第、拉合尔、卡拉奇、巴勒提特(罕萨)和吉尔吉特,以及阿富汗、科威特、约旦、也门等国家。维吾尔族人早在汉、唐时期就开始移居西亚,但到近代时期由于经商、朝觐、政治变动或战乱等原因,才大量移居。大部分已加入了当地国籍,少数人仍保留中国国籍。大多聚居于城市里,主要从事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如贩卖皮货、绸缎、地毯,经营商店、理发馆、饭馆、旅馆,少数人开办塑料厂、皮革加工厂,或从事石油运输和房地产业。其余为宗教职业者、工程师、教员、播音员、飞机场地勤人员及政府部门的职员。生活一般较富裕,有的社会地位较高。青年一代有许多人到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留学,有的已成为学者、博士、企业家、经理。(2)1988年,移居前苏联中亚地区的维吾尔族华人,大约有22万人。维吾尔族人移居前苏联中亚地区的历史亦可追溯至汉、唐,但大批移民则始于19世纪70—80年代。1877年12月,浩罕阿古柏(?—1877)入侵失败后,数百名维吾尔人随之外流到俄国中亚的七河地区。1881年秋至1884年初,沙俄采取威胁利诱手段使10万中国人民出走,其中维吾尔族人有六七万人。又清末以来,大批维吾尔族贫苦农民到中亚地区做苦工,其中十几万人定居当地。沙俄在新疆天山南北享有免税通商权之后,新疆大小商人纷纷到俄国经商,有数以千计维吾尔族商人定居俄国。20世纪50—60年代,10万多苏侨返回前苏联,约有10万多中国公民跟随而去。1962年伊犁、塔城事件,又导致6万多中国公民移居前苏联。他们主要分布在前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的阿拉木图州、塔尔迪库尔干州和阿拉木图市(约14.8万多人)、前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的奥什州、伏龙芝市、托克马克市、普尔热瓦里斯克市等(约3万多人)、前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的费尔干纳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市(约2.5万人)。他们多从事农业园艺(如种植甜瓜、西瓜等)、文化、教育、艺术、科学技术等职业。他们中的知识分子不仅掌握本民族语言,而且通晓俄罗斯语言文字。仍保留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多在本民族内通婚,但已有相当一部分人与哈萨克、乌兹别克、俄罗斯、吉尔吉斯等民族通婚。对当地的开发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