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谢良佐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42页(1688字)

【生卒】:1050—1103

【介绍】:

北宋末年的理学家。字显道。北宋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故世称上蔡先生。宋神宗元丰年间举进士。宋徽宗时,官至监西京竹木场,后因事废为民。谢良佐早年就受学于二程门下,据说:“谢良佐既见明道(程颢),退,而门人问曰:‘良佐何如’子曰:‘其才能广而充立,吾道有望矣。”在二程门人中,他与游酢(1053—1123)、吕大临(1040—1092)、杨时(1053—1135)并称程门“四先生”。谢良佐还是自己思想的力行者,说与作相一致。“上蔡家始初极有好玩,后来为克己学,尽舍之。后来有一好砚,亦把与人。”朱熹曾高度称赞他说:“上蔡高迈卓绝,言论宏肆,善开发人。”谢良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朱熹编定的《上蔡先生语录》中以及《论语解》等文中。谢良佐的人学思想从本质上说,是继承二程,并吸收禅宗的因素而形成的。他认为“天理”是“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因此“天理”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为了“天理”而应该灭尽“人欲”。谢良佐的人学思想由于是处在过渡性阶段,加上较少独创性,影响并不太大。

(1)仁者天之理 黄宗羲说:“上蔡在程门中英果明决,其论仁以觉,以生意。“什么是“觉”和“生意”呢?所谓觉,就是觉悟天理。所谓生意,就是发自本心。他自己曾说过学《论语》逐渐达到“觉”与“生意”的过程:“余昔供洒扫于河南夫子(二程)之门,仅得毫厘于句读文义之间,而益信此书(《论语》)之难读也。盖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不学杂服,不能安礼。唯近似者易入也。彼其道高深溥博、不可涯涘如此,傥以浅智窥之,岂不大有径庭乎?”因此“能反其心者,可以读是书矣。”一部《论语》通过谢良佐的解说,几乎就成了一部佛经典籍。但其要求于天理、本心处求仁的意思,也表述得十分明白。“仁”何以在天理处?他说:“学者且须是穷理。物物皆有理,穷理则能知人之所为,知天之所为。”所谓“知人之所为”与“知天之所为”,就是知“仁”。所以他又说:“知天之所为,则与天为一。与天为一,无往而非理也。穷理则是寻个是处。有我不能穷理,人谁识真我?何者为我?理便是我。”在谢良佐看来,要真正识“仁”,就要修养到“理便是我”的地步,因为“仁者,天之理。”

(2)心与天地同流 因为识“仁”的功夫在谢良佐那里变成了一种对“天理”的修养功夫,而为了使天理与修养相勾通,他提出了“心与天地同流”的观点。这么一来,对“天理”的体认便转化成对“心”的把握了。那么什么是谢良佐所说的“心”呢?他说:“释氏所谓性,犹吾儒所谓心;释氏所谓心,犹吾儒所谓意。”可见他所说的“心”就是佛教所说的“性”。佛教所说的“性”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体,即本体;二是指德,即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根据。谢良佐所说的“心”即含有此二义。“心”是与天地同流的,因此“心”是天地的本体,也是“心”之所以成为心的根据。这样一来,他将外在的大自然与仁义道德观念,作出了彻底的唯心主义的解释。因为“心”就是天地,所以心也就是天地之所以成为天地的根据了。这显然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心性观。在他看来,心是儒家所提倡的伦常根据,也是天理的根据。他的这个思想对陆九渊心学思想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朱熹批评道:“上蔡《观复斋记》中说道理,皆是禅学底意思。”

(3)天理与人欲相对 谢良佐在天理与人欲的问题上,承袭了二程的思想,认为二者是相对立的。“天理”是什么?他说:“所谓天理者,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方乍见时,其心怵惕,即所谓天理也。”“人欲”是什么?他说:“要誉于乡党朋友,内交于孺子父母兄弟,恶其声而然,即人欲耳。”那么“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如何呢?他说:“天理与人欲相对,有一分人欲,即灭却一分天理。有一分天理,即胜得一分人欲。人欲才肆,天理灭矣。”可见,在“理欲”观上,他完全是重复二程的思想而已,并无创见。

上一篇:刘勰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