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瓦拉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51页(1821字)

【生卒】:1407—1457

【介绍】:

意大利哲学家、文艺复兴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家。1407年生于罗一个律师家庭。早年在罗马与佛罗伦萨城受古典教育,后曾在意大利北部漫游几年。1429—1433年,在帕维亚大学教授修辞学。出版《快乐论》,抨击斯多亚派,捍卫伊壁鸠鲁的学说,引起很大反响。1435年起任那不勒斯国王阿方索的秘书。1440年完成《论君士坦丁赠礼》,论证《君士坦丁赠礼》为赝品,闻名于世。该着作在国王对教皇的斗争中,具有重要政治意义。这个时期他还出版了《论自由意志》、《辩证的论辩》等着作。1471年出版《优雅的拉丁语》,是中古以来第一部拉丁语语法教科书。1448年新教皇继位,他被任命为教庭秘书,并在罗马大学讲授修辞学,直至逝世。他用人文主义语文学方法研究圣经,写出《新约全书集注》,1505年出版。该书在反宗教改革运动时期,被教庭列为禁书。在路德时代,瓦拉被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瓦拉还翻译了许多希腊经典着作。瓦拉作为人文主义思潮的代表,保守思想的批判家,指责教会的禁欲主义道德标准。他承认人有自由意志,不完全受宗教与上帝的支配。他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因而受到宗教裁判所的传讯。他关于意志自由的观点,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道主义者的自由的看法。

(1)人的意志论 瓦拉在《论自由意志》中,肯定上帝的预知与人的意志自由能够和谐并存。他论证说,一件事情的可能性并不意味它必定成为现实,对于未来事件的预先的知识,即使就上帝而言,也不应看成是该事情的原因,尽管在上帝那里智慧和意志力量没有分开,但它们之间肯定是有区别的。上帝虽然可以毫无错误地预见未来的事情,并做出预言,但他不是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所以他的预言可以与造成这些事情的人的自由意志相容。但是,瓦拉没有回答神的预言是否给人的自由意志留有余地的问题。当他不得不对此作出回答时,他说上帝的意志是人和天使都看不到的神秘的东西,我们应该在信仰的基础上接受它。我们不应该在信仰的基础上接受它。我们不应该追求哲学的傲慢狂妄,应该丢掉对我们不能回答的问题的好奇心。

(2)论真正的善 瓦拉在《真正的善》中,讨论了什么东西构成人类真正善的问题。他列举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古代斯多亚学派的观点;把至善和道德上的美德等同起来。但两者也有不同,古代斯多亚派认为自然和天意是完满的,而这种观点则抱怨自然的惩罚和不正义使得美德如此少见,很难获得,以致于人由于他的较高目标,而处于比动物还不幸的状况。第二种观点类似于伊壁鸠鲁的观点,认为真正的善不在于道德上的美德,而在于快乐和有用。它通过命运之善、肉体之善和灵魂之善的考察,证明善与肉体的快乐或灵魂的快乐密切相关。只有快乐才与本性相吻合,快乐不仅不低于美德,而且是德性的主宰。它认为,每种快乐都是善,为了替性欲快乐辩护,它甚至主张通奸和公妻制。如果赋予德性、名誉以价值,就必须把它看成是一种快乐。善良的人所追求的、法律所欲达到的都是有用,而非美德。许多哲学家希望过沉思的生活保持心灵的宁静,不过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作是快乐的。它反对来世报应说,认为人死后决不会再存在。因此,人之善在于现世生活获得快乐。我们之所以趋善避恶,目的在于美德能给我们带来更大更持久的快乐。第三种观点,是基督教的观点,认为人总是趋善避恶;人的意志自发向善,就象眼睛向光一样。它论证说,没有对来世报答的希望,我们就不能侍奉上帝,也就不能放弃尘世的事物,而如果没有信仰、希望、基督的仁爱这些神学的美德,人类所有的美德也都是无用的。基督徒为来世的幸福而希望得到美德。因此比前两种观点的美德都高。快乐有两种,一种是尘世可见的快乐,一种是天堂里的快乐,前者是罪恶之母,后者是美德之母。尘世的快乐是不确实的,转瞬即逝的,天国的快乐则是真实而持久的。当我的心灵寻到正路,追求来世幸福的时候,它在现世中也体验到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对未来幸福的希望和期待,获得未来至高幸福的主要手段是美德,但这是基督徒的美德,而不是哲学家的美德。至善不在任何哲学讲义中,而在基督教的生活中。因为只有克服尘世的欲望,灵魂才能升入天国,脱离尘世的烦恼和痛苦,获得永恒的幸福和快乐。对于瓦拉陈述的三种观点,有人认为第二种代表他的观点,有人认为第三种代表他的观点。

上一篇:卜伽丘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