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德拉克洛瓦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26页(1675字)

【生卒】:1798—1863

【介绍】:

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画派主将。生于巴黎附近的圣莫里斯。父亲是卢梭的崇拜者和大革命的参加者,曾任省长、外交部长、驻荷兰大使。母亲出生于着名的工艺匠家庭。他自幼喜欢文学和艺术。早年受鲁杰斯和友人波宁顿的影响,后在籍里柯启发下,与法国官方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相抗衡,以自己艺术上的革新成就加强了浪漫主义画派的地位及影响。在绘画上,他的成名之作是《但丁和维琪尔》。油画代表作是《希阿岛上的屠杀》、《自由神领导人民》、《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等。他的画表现了对异族侵略的愤恨和对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的同情,并歌颂了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其画风特点是,构图雄奇,笔触豪放,色彩鲜艳,激动人心,与当时死气沉沉的古典主义绘画形成了鲜明对照,对陈腐的学院画派风起了摧陷廓清的作用,因此招致了保守派猛烈攻击。为驳斥攻击,他不得不从事理论研究,公开阐明自己浪漫主义艺术观点。其主要论着有:《艺术评论》、《论美》、《美的多样性》和《日记》。他把古典主义画派比成“生在树叶上的昆虫”,随着冬天的来临,必将“与那些树叶一起死去”,断言真正美的历史,就是美的演变史。并引经据典,总结艺术发展史,证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艺术,艺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驳斥了认为世界上只有希腊一种艺术,只能到希腊艺术中去寻找美的谬论。指出:“美——是坚持不懈的劳动所产生的,是经常不断的灵感的结果。”因此,不能像“存款那样,把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也不能像接受遗产那样、“凭继承权或赠予证书就可以移交”。他的反击摧毁了以安格尔为首的古典主义绘画的营垒。《日记》是他人学代表作。主要记载了从1822—1863年的绘画、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在当时发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他同许多浪漫主义知识分子一样,提倡个性解放与个人奋斗,体现了启蒙运动的进取精神。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却感到怀疑,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徬徨和苦闷。他认为“在改变命运之前,应该首先改变人性”但改变人性的唯一办法是皈依基督教。在他看来,要消除产业革命对农村造成的恶果,只有保留农村封建的小农经济和手工方式的生产,这是他思想落后的一面。德拉克罗瓦的艺术思想对世界艺术具有伟大的贡献。

(1)人不自由 德拉克罗瓦认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门徒勒侣引自卢梭的“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格言,是惹人烦恼的废话。在他看来人是不自由的。在全体芸芸众生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更是奴性的,人的弱点及其需要使得他不得不依附于天地万物和他的人类同胞。这外界的一切对他还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麻烦。倒是他内心中的种种情欲才是他需要与之斗争的最残酷的暴君;要抗拒这些暴君,就等于反对他的本性。顺从自然法则和忍受人类的痛苦,乃是理性的本质。

(2)反对博爱主义 德拉克罗瓦认为,本来种地的庄稼人在哪里干活就将住在哪里,土地时刻需要他们照顾。但是一旦实行了机器耕作,就得建立新城市来收容那些闲人,那一大批失掉祖业的人,还得盖起大批收容所,让他们群居起哄。他们挤到一起,将无所事事,只有进行股票赌博,以至于破产。假使他们还在种地,即使颗粒无收,也还有个弥补的机会—以耐心和辛勤的劳动等待时机,他们从自己自由地用汗水灌溉的田地至少还可以得到一点安慰,他还可以希望未来的好年成;但是现在他们却没有什么恢复的希望了。农民到了城市,终于丧失了自尊感(只有对自己的劳动的热爱才鼓舞起这种自尊感),对机器的依赖越来越大,自己也日趋堕落。然而,可耻的博爱主义者们却坚信太平盛世行将来到人间,幻想实现这种愿望的一种办法,就是在法国广大士地上实行机器耕作。并煞有介事地认为劳动有损人的尊严,机器可以使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幸福。这其实是剥夺人们最神圣的权利,劳动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法则,它使人们不但免于饥饿,而且还可以上升到一个几乎是神圣的境界。

上一篇:卡莱尔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