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54页(2719字)
【生卒】:1141—1226
【介绍】:
南宋哲学家。字敬仲,慈溪(今属浙江)人。因筑室于慈湖居住,故世称慈湖先生。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29岁的杨简中进士,历任地方小官,至52岁时才升为知县,54岁时擢国子博士。不久,庆元学禁起,又遭贬斥,以祠官家居14年。70岁时,又出知温州。此后入京,常为散官,最后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学士,官至正奉大夫。杨简是陆九渊的学生,并且是陆学的重要传人,一生着述较多。据《宋史·艺文志》及本传载,有着述12种,《慈溪县志》录有24种。现存杨简着作中最重要的是《慈湖遗书》以及《慈湖诗传》、《杨氏易传》等。《慈湖遗书》为后人纂集的杨简诗文集。通行本有明嘉靖年间秦铖刻本、坊间翻刻本。又有《四明丛书》本。杨简的人学思想直接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并有所发展,将心学思想推到极至。杨简认为,“心”是最高的范畴,万事万物都起源于这个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心”。他说:“心何思何虑,虚明无体,广大无际,天地范围于其中,四时运行于其中,风霆雨露雪散于其中,万物发育于其中,辞生于其中,事生于其中”。这万物之源的“心”同时又是善的,不善是因为“意”的缘故,所以他说:“人性皆善,皆可以为尧舜,特动乎意,则恶”。杨简的人学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南宋时期陆九渊之后心学的主要代表,因此,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杨简还是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的积极实践者,因而在其着述中,充分展示了心学人学思想中的一切消极与积极的因素。
(1)天地我之天地 杨简发挥了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提出了“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私者裂之,私者自小也”。在杨简看来,天地不过就是我,天地的变化也就是我的变化,并非天自身的变化。只有那些眼界狭小之徒才会将物我割裂开来,这些人都是没有出息的人。他在《杨氏易传》卷一中还有一段说得更明确的话:“天地之道,其为物不贰,八卦者易道之变化,六十四卦者又变化中之变化也,物有大小,道无大小;德有优劣,道无优劣。其心道者,洞见天地人物尽在吾性量之中,而天地人物之变化,皆吾性之变化,尚何本末、精粗、大小之间”。在杨简看来,易中的八卦,六十四卦都只是表述着体现“吾性之变化”的天地之道而已,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心外之物、身外之物,更谈不上外物的变化。因而他特别注意“心”(“性”)的澄然清明和洞然无际。说:“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为也。混融无内外,贯通无异殊,观一画,其旨昭昭矣”。杨简反复说的不过是人为万物之源,心为万物之源。从表面看,人似乎是极伟大的,但却在伟大中失却了真实,找不到自己了。
(2)人心即神即道 与“天地,我之天地”思想相一致,杨简提出了“心”的问题。他说:“人心自善,人心自灵,人心自明。人心即神,人心即道”。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心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①完满自善的,②贯通自灵的,③全知自明的。因而人心也就是神,就是道。他还说了自己这个思想产生的过程:“某自弱冠而闻先训,启道德之端,自是静思力索十余年,至三十有二闻象山先生言,忽省此心之清明,神用变化不可度思,始信此心之即道,深念人多外驰,不一反观,一反观忽识此心,即道在我矣”。这个思想的产生不仅仅是杨简十余年的努力,而且是受到陆九渊直接启发的。在杨简看来,只要“反观”自己一个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心”就可以明白万事万物之道。杨简还认为,人心即道即神,不是圣人才有的,而是“人皆有是心,是心皆虚明无体,无体则无际畔,天地万物尽在吾虚明无体之中”。因而外界宇宙万物的变化并不影响人心的“常一”,所以人心是动静常一,昼夜常一,生死常一的。将“心”看作不仅超越天地万物,而且也超越自身的精神实体。
(3)无思无虑是道心 杨简还提出了“道心”的问题。他所说的“道心”不是与“人心”对立的,这点与程朱学派有明显不同。他说:“无思无虑是谓道心”。又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道心之中固自有”。这里杨简对“道心”作了两方面的规定:一是无思无虑的。就是说要排斥思想、思维,不是刻意追求的;二是具有封建伦常的。它包含着“三纲五常”以及一切伦理道德内容。他在《慈湖诗传》中,比较充分地展开了说明。在杨简看来,《诗经》三百篇,“孔子所取,取其无邪,无邪即道心”。他评《樛木》:“此逮下之心,与夫诗人爱敬其君子,赞之祝之之心,皆道心”。评《采蘩》:“此供祭礼之心,勤敬之心,即道心,即圣贤之心,即天地鬼神之心即正心,亦道心,亦天地鬼神之心。”。评《汉广》:“此不敢犯礼之心,即正心,亦道心,亦天地鬼神之心。”并说:“简咏《兔罝》之时,亦觉起敬起慕,庄肃子谅之心油然而生,不知所以始,亦不知所以终,道心融融,此人心所同,千古所同,天地四时之所同,鬼神所同”。可见“道心”是无邪之心,是爱敬之心,是勤敬之心,不敢犯礼之心,更是一颗和睦睦融洽洽的心,因此天地鬼神同此心。杨简将“道心”变成了与物一般无知无觉的死疙瘩,并企图借此来证明封建伦理与天地鬼神一般不容置疑。
(4)人性本善因意为恶 人心、道心或人之本性,在杨简看来是善的,但为什么会有恶呢?陆九渊沿用了“气”的概念加以解释,说“气有所蒙,物有所蔽,势有所迁,习有所移”。显然在陆九渊看来,“气”、“物”、“势”、“习”等皆是人生感遇的外在原因,因此是致恶的因素。杨简抛弃了用客观外物解释主观精神的方法,而是用主观解释主观,因而提出了“意”。他说:“人心本正,起而为意而后昏,不起不昏”。又说:“人性皆善,皆可以为尧舜,特动乎意,则恶”。在杨简看来,“心”是如同明镜一般的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精神体,而他所说的“意”就不仅指“邪念”之类有悖封建伦理的观念,而且包括人的本能之外的一切意识活动。他说:“直心诚实,何思何虑,思虑微起,则支则离”。他反对思虑,就在根本上否定人的任何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而不知不觉的滑入了佛教的直指本心的另一泥淖之中。反对思虑,认为“有知则有意”,因此强调要以“无知”为“真知”。这显然又否定了人的知识作用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回到了佛教与道家的立场,从而把“人学”推向了极端。可见,杨简所主张的“人性本善,因意为恶”的人性善恶论,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带有一种消极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