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辩证法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61页(2596字)

列宁着。阐发辩证法思想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1915年写于伯尔尼。

列宁从1914年开始集中许多时间研究哲学,做了大量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是他一年多来研究哲学、特别是辩证法,以及反对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的诡辩论的深刻总结。他曾在这稍前提出辩证法要素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这种“说明和发挥”。该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的思想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在文章的开头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所说的“实质”或“核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无疑,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事物的矛盾运动,他们的着作都是对客观矛盾的深刻分析。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指出过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运动的实质”,但此后未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恩格斯在他的着作中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之一。列宁第一次提出和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发展。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列宁接着阐述了:(1)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例如普列汉诺夫就不认识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和认识的规律,而只把它当作实例的总和。(2)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即对立统一规律,表明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具有内在矛盾,即分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对立面,对立面通过斗争而相互转化,引起事物的发展。(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关键。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而形而上学发展观对此加以否认,把发展看成简单的量的增加;由此产生了第二个对立:辩证法把发展看成“自己的运动”,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动因、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把事物发展的源泉转移到外部;进而又产生第三个对立: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旧东西的消灭和产生,即旧东西向对立面的转化、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形而上学则把发展理解为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加,实质上否认了发展,因而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4)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5)绝对和相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辩证法同诡辩论在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在本文开头就说明了矛盾规律也是认识的规律。因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既然客观世界是辩证的,认识当然也是辩证的;矛盾规律既然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当然也是认识的根本规律。列宁以《资本论》为例,说明马克思的认识方法,就是认识事物矛盾的方法。他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它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包含着这个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然后马克思一步步地揭露、分析这些矛盾以及这个社会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列宁认为,一般辩证法的认识方法也应当如此,应当从最简单的“细胞”开始去分析一切辩证法要素的萌芽。这里说的辩证法要素即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中的辩证法范畴,如一般和个别、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等等,这些范畴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普遍的内在联系。列宁对一些简单的命题,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哈巴是狗等进行了这样的矛盾分析,论证了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进而得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结论。列宁的这一思想有重要意义,表明对立统一规律和其它辩证法要素也是认识的规律和要素,认识的运动也是矛盾的、辩证的过程,因而必须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就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三)认识是一串圆圈,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由于人的认识是对无比生动丰富的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的反映,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对立面的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的过程,所以不能不是复杂的、曲折的、丰富的、活生生的。这个矛盾运动过程必然表现为对立面不断反复的前进过程,即否定的否定过程。列宁把这一过程比作一串圆圈或螺旋形曲钱: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比喻在于说明认识运动的前进性和反复性,既不是直线前进,也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循环。他说: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这些成份如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等等,每一组对立面都可以形成一串圆圈,在认识过程中不断深化。列宁根据认识的辩证法,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即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把本来是近似于螺旋形曲线中的一段夸大为独立的完整的直线。例如,黑格尔就是把理性夸大到脱离了个别、特殊甚至脱离了自然、物质而成为绝对观念乃至神。“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所以,列宁说,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真实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所以不懂得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把其看作不过是胡说,从而也就不能彻底驳倒唯心主义。列宁在这里同时还揭露了唯心主义的阶级根源,指出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会把唯心主义、僧侣主义”巩固起来。认识上的错误可以引向唯心主义,但认清以后则是容易改变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产生、尤其是长久存在,还在于剥削阶级统治的需要。列宁对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分析、揭露,为人们同唯心主义哲学和各种机会主义观点进行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