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7页(1341字)
【生卒】:生卒年月不详
【介绍】:
道家学说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人。做过周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隐退,着《老子》一书。一说老子为太史儋或老莱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并列了这三种提法。《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成书于春秋末年还是战国初年?史学界一直有争议。《老子》又称《道德经》。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统一本原的“道”,并建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宇宙生成论。道本意为道路,可引申为规律。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具有最高规律的意义,但这个“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道又“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具有独立本体的意义,并且“先天地生”,“为万物宗主”(四章)。显然他是把客观事物的规律独立化,变成了虚构的精神本原。老子哲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肯定矛盾现象的普遍存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二章)。矛盾的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五十八章)。他把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概括为一个规律,“反者道之动”(四十章)。他还看到,事物发展无不是由小到大,由弱至强,强极则亡。“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七十六章)“物壮则老”(三十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因此老子分析事物时特别重视弱小的一方,主张以“柔弱胜刚强”(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同上)。他用这种“贵柔”的辩证法思想作为“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他的辩证法思想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转化不讲条件,二是“归根”,“复命”(十六章)的循环论思想。在政治上,他对当时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七十五章)。正是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了社会上的战争与动乱。恢复安定和平的方法只能是实行“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无为”政治,使整个社会回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的原始状态去。有人认为这种社会理想是农民阶级的空想,有人认为这是没落奴隶主阶级对社会进化的诅咒。在认识论上,他反对接触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认为:“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提倡“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即理性直观式的思维方法。要求人们“静观”,“玄览”,超越感性经验,直接用理性思维去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老子的思想在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曾借用过他的思想范畴。他的辩证法思想成为中国朴素辩证法中“贵柔”倾向的代表。汉代以后,老子被中国自生的宗教——道教奉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