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30页(1520字)
【生卒】:约前390—前338
【介绍】:
战国时期法家政治家。又名卫鞅、公孙鞅。他年轻时曾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入秦,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当政十八年,进行了两次变法,取得了成功,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又名商鞅。《商君书》是商鞅一派的着作,是研究商鞅思想的主要资料。
(一)商鞅的历史观和名利论。商鞅认为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治理国家的办法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应受旧制度的限制。他说:“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君书·更法》)正是这种历史观成为商鞅进行变法的理论依据,
商鞅认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荣则索乐,辱则求荣。”(《商君书·算地》)他并认为人总要取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效果,“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商君书·算地》),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商君书·算地》)。他还认为,“民之欲富贵也,共阖棺而后止”(《商君书·赏刑》)。商鞅认为,哪里有名利,人民就到哪里去,所以君主要操名利之柄,把人民的力量引向有利于国家富强的路上来。他主张“利出一孔”,堵塞各种各样的求名求利的途径,只留下一条取得名利的道路。这就是“利出于地”、“名出于战”(《商君书·算地》)。
(二)商鞅的重农思想。商鞅的重农思想是他的农战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只有农业搞好了,才能支持战,才能富国强兵。他说:“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商君书·农战》)在他看来,财富来源于农业生产。“所谓富者入多而出寡。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男人努力种田,妇女努力纺织,“则入多矣”(《商君书·画策》)。这种“入多而出寡”的差额,实际上就是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富,就是农业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国家掌握的剩余产品多,就是国富。商鞅重农就是重农业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并把它尽可能多地集中在国家手中。为了发展农业,商鞅提出:1.增加农业人口。他认为从事农业的人口越多,国家越富强。他说:“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半农半居者危”,“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商君书·农战》)为了增加农业人口,商鞅主张限制、打击工商业。他提出加重工商业税,“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并且提高粮价,使工商业者高价买粮,迫使他们转向农业。在《史记》中还记载商鞅对工商业实行了更为极端的政策,“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样的工商业政策,也可以使农民不受工商业的引诱而脱离农业。商鞅认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农,也有利于战。商鞅去世后,商鞅一派的后继者还提出“徕民”主张,招引三晋人民到秦国垦荒种地。他们认为对三晋人民采取一些优待政策,如“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只叫他们种地,不叫他们去打仗,“无知军事”,他们是会愿意到秦国来的。2.发展男耕女织的个体农户。商鞅主张将家庭单位尽量划小。“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他并且主张严格户籍制度,“生者着,死者削。”(《商君书·境内》)“使民无得擅徙”(《商君书·垦令》)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3.采取一些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办法。商鞅对努力耕作“致粟帛多者”,给予免除徭役的奖励;向国家交纳谷物多的,还可以授以爵位。同时他还主张提高粮价,使“田者利”(《商君书·外内》)。
此外,商鞅还扶植军功地主,对有军功的人赐予土地。“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庶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