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34页(2134字)
【生卒】:生卒年月不详
【介绍】:
战国时的着名思想家。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据考证,其学术活动时期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他曾在齐稷下讲学,三为祭酒,后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被免职,定居兰陵,从事着述。
荀子的经济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杰出的。他的经济思想主要是:明分论和富国论。明分论,主要是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荀子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的。首先,他认为人是有欲望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非相》,以下引《荀子》只注篇名),并且“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还追求“余财蓄积之富”,“穷年累世不知足”。他还认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荣辱》)人人都有欲望,“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因此,需要“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王制》),这就叫“明分”。其次,他认为满足一个人的需要,需要很多种物品。一个人的本领无论如何大,也不能兼做各种物品,兼任各种职务。这就需要分工。人们要组成“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不能离开“群”。离群索居,就无法生活,就会穷。而群居在一起,没有“分”,就会“争”。只能通过“明分”才能使人分工合作,合谐相处。
所谓“明分”就是通过确定贫富贵贱的等级,使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等级中,从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取得不同数量的财富,满足不同的欲望。帝王富有天下,不自以为多;管城门的小官,守城门的士兵,巡逻打更的人,收入菲薄,也不自以为寡。他认为这种不均不等是合理的,是“兼足天下之道”。他说:“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五制》),政治上、经济上都不能均平,均平了就没有秩序。在荀子看来,封建等级制是合理的永恒的。
富国论主要是为封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指导思想。先秦的法家是强调富国的,但他们所讲的富国主要指国家的财政收入多,财富积累多。而荀子所讲的富国还包括了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他对封建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富国》)他认为事在人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并且,“务本节用财无极”(《成相》),可以有“富厚丘山之积”(《富国》)。
荀子为富国提出的指导思想是:1.强本。强本就是发展农业。他很重视谷物生产,但他认为可供人们食用的,并非只有粮食。他还主张发展“瓜桃枣李”、“荤菜百蔬”、“六畜禽兽”、“鼋鼍鱼鳖鳅鳣”,此外,“飞鸟凫雁”、“昆虫万物”,不少也是可以吃的。他还认为供人穿的也有许多,如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草(《富国》)。可见,荀子具有我们现在所讲的大粮食、大农业观点。荀子认为农业生产是财货的本源,所以“众农夫”,“则国富”。相反,脱离农业的人口多,国家就会贫困。因此,他认为,“工商众,则国贫”(《富国》)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他提出了“省工贾,众农夫”的原则。但是,他对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还是做了比前人更加充分的肯定。他认为铁工、木工、陶工等生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利于农,使“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王制》)。他对商业也是肯定的。并主张封建国家为商业发展提供各种方便条件,使“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五都》)。他还设想了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北海、南海、东海、西海的物资都能得以交流。他对工商业的肯定,和他主张“省工贾”是不矛盾的。在他看来,工商业是需要的,但是数量要有限制,不能过多。“省工贾,众农夫”,实际上是荀子提出的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配的原则。这个主张和商鞅、韩非的抑商主张并不相同。2.裕民。裕民就是使民富裕,有积蓄。荀子认为“裕民”有利于发展生产。他说:“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而民贫则田瘠荒芜,产量减少,不及正常产量的一半。“裕民”还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能使国富。民富了,生产增加,国家税收自然也就多了。这就叫“下富则上富”,“上下俱富。”(《富国》)3.节用。节用是一种关于消费的思想。他认为节用是为了积蓄,而积蓄的目的在于满足以后的欲望。节用、储备,是从长远考虑的,“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如果不节用,“粮食大侈,不顾其后”,就会因消费光而陷于贫困,甚至饿死。而上下都节用储备,遇到天灾,也会“民无菜色”。节用是“长虑顾后而保万世”的重大措施。
荀子认为节用有两条原则:一是“节用以礼”。按照礼的规定,不同的等级根据各自的标准来消费,不要超过。二是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们的欲望。他认为要“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礼论》)。这实际上是讲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消费不超过生产,生产满足消费,两者保持平衡,互相制约,共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