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莱斯特·法兰克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564页(1094字)

【生卒】:1841—1913

【介绍】:

美国社会学家。他于1841年6月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代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只是在工余之暇,自学生物学和外语。他参加过美国内战,受重伤退役后,在政府部门任一名小公务员。他以工助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现在的华盛顿大学),主修植物学和法律,于187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作为地质学家和古植物学家,华德曾任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古生物部主任研究员。尔后,他对孔德和斯宾塞的着作产生兴趣,转而研究社会学理论。1906年,华德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第一任会长。同年,他离开工作长达40年之久的政府部门,到布朗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直至1913年逝世。

华德的主要着作有:《动态社会学》(1883年)、《文明的心理因素》(1893)、《社会学大纲》(1898年)、《纯理社会学》(1903年)、《社会学教程》(1905年与詹姆斯·魁耳·迪尔合着)、《应用社会学》(1906年)。

华德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进化论观点,并加以修正,形成所谓的“心理进化论”。他认为人类发源后,进化有两歧现象:一是盲目的、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进化;另一是以知识为基础,或有目的的动作、预知结果的行为所引起的进化。他称前者为演生(Genesis),后者为导进(Telesis)。人类社会最初的发展完全凭借自然的演生,逐渐便有了导进的力量。文化越高,人类导进的力量越大。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是由于有理性的指导,人类导进的力量越大,则社会越进步。华德说:“人类智力,具有征服一切自然的力量,能利用一切自然势力,以满足人类需要”。他将社会现象、社会发展,归结为心理力量发展的结果。

华德受孔德影响,将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科学”。他将社会学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前者是对社会现有的现象和法则加以分析叙述,后者是有关社会改良、伦理道德方面的考虑,其目的在于用人力来改良社会,谋求社会进步。华德本人则注重后者。

在方法论上,华德的社会学理论是哲学的多于经验的。他不用数量分析,而用直觉的、敏锐的观察来形成其社会学命题。

华德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同时,他还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作为美国社会学的开创人之一,华德被尊为“美国社会学之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