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维克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73页(2015字)
【生卒】:1802—1885
【介绍】:
法国文学史上着名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和领袖、文学和政治上的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卓越代表。他在不平凡的一生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学理论作品。雨果于1802年生于贝桑松,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位将军,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少年时期受母亲的影响较深,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1819年,他与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等人创办了《文学保守者》周刊。他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作,拥护波旁王朝,歌颂保皇主义和天主教,因此两次获得路易十八赐给的年俸。1826年,他把初期诗作整理补充为《短歌行与民谣集》出版。这一时期他还发表过戏剧和小说,但格调不高,有些甚至是低劣之作。
由于查理第十的反动统治和自由主义思潮日趋高涨,使雨果的政治态度发生了转变。1826年,他同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及诺缔埃组织了“第二文社”,开始反对伪古典主义。1827年,发表了着名的《〈克伦威尔〉序》,这是他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所写的长篇序言。雨果在这篇文辞华丽、洋洋数万言的序文里,激烈地批判了伪古典主义,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张,特别强调了丑与美对照的写作方法。这篇长篇序言不愧为声讨伪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文学的旗帜和文艺理论的经典,在批评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新文学运动理论的发言人,而且是热情勤奋的实践家。1827至1840年,他写了大量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其中有浪漫主义戏剧《玛丽蓉·德·洛尔墨》(1828)、同情和歌颂希腊民族解放斗争的诗集《东方集》(1829)、主张废除死刑和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1830)、杰出的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爱尔那尼》(1830)、浪漫主义文学划时代的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作者在《爱尔那尼》一剧中,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和卑劣进行了批判,他使用了自己主张的对照原则,充分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丰富多彩的风格。七月革命前夕演出时,伪古典主义一派进行了捣乱和破坏,拥护浪漫主义文学的文艺青年则到剧场捍卫演出,两派在剧场内外进行了极为激烈的斗争,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巴黎圣母院》是闻名全球的佳作,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纪念碑。小说通过描写法国十六世纪专制社会的黑暗阴森、反动教会的猖獗及司法制度的残酷,突出了反封建的精神,集中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淫邪和狠毒。色彩浓烈的笔调、故事情节的复杂和人物性格的夸张都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继《巴黎圣母院》之后雨果相继发表了浪漫主义戏剧《国王取乐》(1832)、《吕克莱斯·波基亚》(1832)、《玛丽·都铎》(1833)、《安日洛》(1835)、《吕伊·布拉斯》(1838);诗集《黄昏歌集》(1835)、《心声集》(1837)、《光与影集》(1840);小说《克洛德·格》(1834)及杂文《文学与哲学札记》。七月王朝建立后,雨果逐渐采取了妥协态度。1841年成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并表示拥护立宪,反对共和。1845年,路易·菲力普授于他“法兰西世卿”称号。1848年投票支持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总统。不久又成为这个野心家的反对派。
1851年波拿巴政变后,他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流亡期间,先后住在布鲁塞尔和英属大西洋中的杰西岛和盖纳西岛。他对拿破仑第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流亡期间的作品有:《小拿破仑》(1852)、《一个罪行的始末》(1877年发表)、讽刺诗《惩罚集》(1853);还有诗集《默想集》(1856)、《历代传说》(1859)、《街头与森林之歌》(1865);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及文艺批评专着《莎士比亚论》(1864)。其中《悲惨世界》最着名。1870年拿破仑第三垮台,雨果回到了祖国。巴黎公社时期,他在布鲁塞尔,对公社既同情又不理解。公社失败后,同情受迫害的社员,反对当局的大屠杀。1872年出版了他的诗体日记《凶年集》。1874年完成了最后一本小说《九三年》,这是他最后的一部重要小说。他晚年仍不懈地写作。1885年,雨果在巴黎去世,法兰西举国哀悼,巴黎全城居民为他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
雨果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变化时期。政治态度和立场不断出现矛盾和反复。他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的黑暗;他维护被压迫民族的自由和尊严,对英法联军烧掠圆明园表示愤慨,但又不理解民族奴役和殖民战争的根源。但总的说来他是随着时代步伐前进的,在文学和政治上,称得上是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