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31页(1077字)

郑兴东、沈史明、陈仁凤、包慧着。我国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部编辑学方面的专着,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章,27万字,着重讲述了报纸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编辑工作特性和编辑人员的修养、新闻选择、稿件的修改与配置,标题与版面编排、报道的组织、图片编辑和副刊编辑等内容。本书着重研究的是社会主义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因此,在论述编辑工作特性、编辑人员修养、选稿标准、改稿原则、组织报道等方面都力求突出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本书也注意吸收资产阶级报纸在编辑方法方面某些有益的东西,对其不足之处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报纸编辑工作的实践性很强。本书作为研究报纸编辑工作的专着,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为了使读者能够掌握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学到报纸编辑工作的本领,本书在阐述编辑工作基本原则的同时,对编辑业务中一些方法、技巧问题也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力图把这方面的论述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系统化、条理化。比如,在讲到编辑工作任务时,就没有简单复述有关的几条规定,而是紧紧扣住编辑工作的特点来谈,不仅立论新颖,而且有一定深度。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讲到怎样选择新闻时,没有局限于一般方法的介绍,而是着重展开对新闻价值的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新闻选择中的许多问题。

在研究的领域上,本书也有不少新的开拓,涉及到一些不为人们重视,然而却很重要的方面。例如,编辑工作中,常常需要利用稿件之间的某些联系作一些局部性的组合。它既不同于单篇稿件的编辑,又不同于整个版面的编排。对此,本书以“稿件的配置”为题专列一章加以论述,系统地阐明了配置的原则和方法。这在一般编辑学着作中是少见的。过去的编辑学,从微观方面研究多,从宏观方面研究少。本书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专设“报道的组织”一章,试图从宏观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在探索报纸编辑工作规律的同时,本书十分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些学科,不仅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也包括传播学、信息论、心理学和美学。这种多学科的“渗透”,使本书在编辑学的研究中有了不少新的进展。

由于体例完整、立论新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的出版,受到了新闻界的重视,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并被国内多所新闻院校和新闻专业学习班列为专业课教材。本书作者郑兴东等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副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