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典礼》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87页(906字)

元朝无名氏所撰,是一部中外古代教育史上罕见的学典,共6卷。记载了自元太宗继位以来(1229年)至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年)教育发展的各方面的情况。“庙学”是指金、元两朝出现的、以孔庙为场所,进行的类似佛教“俗讲”的教学形式。广而言之,是指除私人个别教学以外的一切教育机构和设施,包括书塾、小学、书院、地方学校、中央各级各类学校。《庙学典礼》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各种情况,涉及到元朝教育的等级、体制,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来源、人数、待遇、礼仪、奖惩办法、学校的经费、管理方法、学生毕业后的科举考试及任免升迁办法等。在史料上可与《元史》的儒学传、百官志等相互印证,是了解元朝教育制度的重要文献。

《庙学典礼》不仅是一部政书,也是一部记载了元朝官方教育政策和教育思想的文献资料。如卷二有《程学士奏重学校》、《左丞叶李奏立太学设提举司及路教迁转格例儒户免差》,卷三有《按察副使王朝请俣申请设立小学》,卷四有《王御史言六事》、《三教约会》、《正官教官训诲人材议贡举拨学田崇奉孔祀教养儒生》等文,反映出元朝政府及其官吏对教育的重视和某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元朝“九儒十丐”的错误说法。如在《程学士奏重学校》一文中,程文海说:“臣闻国于天地必需材以为自用。而人材之盛非自盛也,全在国家养育之勤,其衰也,反是参之。”他指出兴学校是立国之急务,希望皇帝能“明诏有司重学校之事,慎师儒之选”。特别在京师首善之地,应兴建国学,选学术名流为师,以便他日“随取随是”,适应国家用人的需要。又如《王御史言六事》一文,是专论学校教育的。该文所言六事为:定建学之规,以正风俗;立养士之法,以育人材;设程式之程,以考行艺;黜浮薄之文,以明经理;隆乐善之礼,以崇有德;严教道之责,以劝小学。反映出元朝也有较完整和系统的办学思想。

在吸收前朝办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元朝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如社学的设立、学校和科举制度中的民族特点等等,这些在《庙学典礼》中亦有反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