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89页(1048字)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代中期学者和教育家。字元明。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县)人。时人称其为“甘泉先生”。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考中举人后,即拜陈献章为师,专心于心性之学而不愿为官,以后,在母亲催促下,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榜眼),被任为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后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在家乡住了七、八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曾与当时的吏部讲学王阳明相互唱和、各立宗派,开始了最初的讲学活动,促成了明代中期门户之分的讲学风气,逐渐形成了王、湛两大学派。湛若水和王阳明交情颇深,虽然学风各异——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但两人时常交流,互相促进。

在家守丧时,湛若水曾修筑西樵讲舍。先教前来求学的学生习礼,三天之后方准听讲。上课时,他命令学生先静坐片刻以收敛其心,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

明世宗继位后,宣召湛若水进京,任侍讲,并在第二年升任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开始正式管理国家教育。自此之后,他又连任南京吏部、兵部、礼部三部尚书,到70岁时方告老还乡,专门从事教学工作。他教学时曾到各郡周游,把以往的固定讲学变成了流动的方式,以利于宣传他的学术思想。虽在晚年,他仍念念不忘老师的恩德,每到一处,便建立书馆以纪念其师陈献章,很受时人推崇。

在思想上,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讲学的宗旨,又以随处体验认识天理来涵养一个人的身心。在他看来,人性所以为善,是因为有生生不息、充塞天地之间的理存在。人之所以求为圣贤,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天理的存在。这种天理存于我们心中时,称为——念萌动的“初心”;充塞在天地之间时,就称为“元气”。人们平时常为私欲蒙蔽,不能认识天理。要认识和体现天理,必须使人心和所接触的事情相符合,通过“格物”来体验天理。他的学生曾把他教学的过程归纳为三个步骤,即立志、煎销习心和体认天理。湛若水和王阳明不同,他在讲“格物”时,除了强调体认天理是一种认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实践这一天理,甚至把“慎独”归为体认天理的过程之中。

湛若水在谈论修养时主张以“敬”为主,而不是主“静”。他认为“敬”字之中包含了动和静两个方面。他的着述有《心性图说》和《格物通》等,其思想在明代学术界颇有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