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26页(1250字)

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和许多中学、师范学校教师合写的教育着作。其中第一篇总论部分出自第斯多惠的手笔,第二篇专论部分则是合着者的手笔,系有关各科教学法性质的论文。

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高度评价师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在一生中自我教育的任务具有崇高的意义。教师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自己就应当首先发展这些优秀品质。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懂得以下几点:(1)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就只能在这样大和这样多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培养和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会发生这种影响。(3)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此书对教师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在教学原则方面,《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认为一个人在十四岁或十六岁以前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性(感性认识)或直观占优势的阶段、记忆阶段、悟性阶段、理性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必须在开始教学以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而且要循序渐进地、持续不断地教下去。书中反对那种尽可能多教、多讲、在教科书中堆满了材料的旧式教师的做法,主张尽可能少教些,认为凡是目前不适用的,对进一步学习并非需要的东西,就不必教,而只教给学生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书中发现年轻的教师多半犯这种过错;相反,那些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大力地精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该书得出结论说:这才是真正的教师。

本书论述了许多教学原则,其中包括:不要教给学生当时还不需要的东西,也不要教给学生以后不再需要的东西;直观性教学原则;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不要用学术性的方式而要用基本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原则;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书中进一步要求教师力求使教学引人入胜,说:谁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到自己身上来,谁就是他们的主宰者。哪里开始有烦闷无聊,那里就停止了注意,因此教育也中止了。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呢?它认为:第一,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把对学科的热爱传导给学生;第二,教师要使学生有学习的愿望;第三,教师讲述学科要合乎教学论的原理;第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识,使他感到必须知道一些东西并且会做。教师还要精力充沛地教学。只有坚决的、精力充沛的人才能教育出坚决的、性格坚强的人。教师要使学生正确地口述教材,经常留心良好的发音。教师还要加强专业学习,不断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