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约翰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34页(1165字)

【生卒】:1859—1952

【介绍】: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出身于佛蒙特州柏林顿市一个零售商的家庭。1879年于州立大学毕业后,曾当过两年乡村学校教师,1884年得哲学博士学位,1894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系主任,1896年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这所学校最初只有小学,逐渐发展到大学预科并改称为杜威学校。1902年,芝加哥大学成立教育学院,杜威担任院长。

1904年转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植根于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

杜威宣称自己的哲学是“经验论的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论”。他把自然(客观世界)归结为经验,把经验看作主观的产物,否认经验是人作用于客观世界形成的,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在教育理论方面,他认为: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教育是使哲学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儿童中心”、“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观点上。

“儿童中心”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现代派教育的基本主张。杜威宣称:一切教育应以儿童为起点、中心和目的。

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儿童转动。他认为教育并不是要儿童获得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而是要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

杜威的“儿童中心”,是从唯心主义的“本能论”出发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就是本能活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本能的发展过程。

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活的过程,经验的过程;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是一切课程的主要内容,教育的本质就是“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正因为教育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所以他认为要把学校办成社会。他说: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也就是把学校组成资本主义的一个小型的社会,把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套搬到学校中来,把儿童培养成资产阶级需要的社会成员。

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鼓励儿童“从做中学”。

所谓“从做中学”,就是让儿童从自身的社会活动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他认为教学是把东西交给学生去“做”,不是把东西交给他们去“学”。因此他注重活动作业,把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纺织、缝纫等引进学校,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这种活动作业,使学生只能得到零碎的浅薄的经验,降低了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