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语言学研究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1037页(646字)
语言学专题研究之一。罗常培1950年着《语言与文化》。游汝杰、周振鹤1986年着《方言与中国文化》。申小龙1986年起发表十篇系列论文:《语言研究的文化学方法》,《中国语言学的宏富之路——评文化语言学》、《历史性的反拔:中国文化语言学》、《文化断层与中国现代语言学之变迁》、《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论文化语言学》、《中国文化语言学论纲》等。陈建民1987年发表《文化语言学说略》。1987年《中国文化年鉴》发表中国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在研究类型上,中国文化语言学分为三派:(1)以申小龙为代表的文化认同派,认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初的出现及其发展造成了一个文化断裂,汉语的人文性与汉语研究的科学主义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症结所在。作为历史性的反思与反拔,汉语规律的揭示应全面向中国文化认同。(2)以游汝杰、周振鹤为代表的文化参照派,认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应从描写语言学的园囿中走出来,以其他人文科学为参照,开辟语言史与文化史研究的新天地。(3)以陈建民为代表的社会学派。主张用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研究文化语言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的交际本质。此外,1938年《中国语文》发表吕叔湘1944年所撰《南北朝人名与佛教》,脚注谓该文为“文化语言学的一件样品”。主张文化语言学的涵义应是某一民族的某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民族的语言里有所表现,或者倒过来说,某一民族的语言里有某种现象可以表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某一方面。
上一篇:中国描写语言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