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苏区辞典》第555页(1487字)
继红四军后全国成立最早的红军主力部队。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在驻湖南南县、由彭德怀领导的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内建立了秘密组织,并于同年4月吸收团长彭德怀为共产党员。同年6月,该团被调往平江县,镇压当地的革命活动。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下,该团的共产党员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联络当地党组织和农军,于7月22日,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平江县城。7月25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下辖1个师3个团,共2000余人。彭德怀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第十三师党代表,陈鹏飞任军参谋长,滕代远兼政治部主任,张荣生任副主任。第一团团长雷震辉,党代表李灿;第四团团长陈鹏飞,党代表黄公略;第七团团长黄纯一,党代表贺国中。7月底,红五军撤出平江县城,向湘鄂赣边的修水、平江游击。9月初,在万载大桥遭到国民党军朱耀华师两个团的袭击,全军仅剩500余人,后北返至铜鼓、修水、平江3县交界的纸坊进行改编,编为5个大队和1个特务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雷振辉;第二大队,大队长黄公略;第三大队,大队长贺国中;第四大队,大队长李玉华;第五大队,大队长李灿。随后,部队向鄂东南、修水游击。10月29日,在修水台庄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将红五军与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赤卫队混编为3个纵队10个大队。第一纵队,纵队长李灿;第二纵队,纵队长黄公略;第三纵队,纵队长贺国中;另军部直辖一个特务大队。11月27日,红五军攻克万载县城。一周后,江西国民党军3个团向万载进攻,红五军军部、第一、三纵队和特务大队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贺国中、李灿、张纯清等率领,取道万载潭埠、株潭、宜春、萍乡、莲花奔赴井冈山,第二纵队由黄公略率领留湘鄂赣边各县坚持游击战争。12月11日,红五军与红四军在宁冈新城举行会师大会。红五军暂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第三十团团长,滕代远任红四军副党代表兼第三十团党代表。1929年1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红五军留守井冈山,参加井冈山的第三次反“会剿”,经激战后撤离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于4月1日,在瑞金与红四军会合。4月8日,经红四军于都前委扩大会议决定,红五军返回井冈山,收复井冈山苏区。5月2日,红五军到达宁冈茅坪。随后,向湘南、粤北游击。7月初返回井冈山。8月14日,攻克万载县城。月底,在平江黄金洞与黄公略率领的湘鄂赣边境支队会合。9月2日,红五军军委和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在平江芦头(一说在万载陈坑)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与湘鄂赣边境支队合并,重编红五军为5个纵队。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滕代远(兼)。第一纵队司令孔荷宠,党代表胡筠(一说于兆龙),副纵队长侯金武;第二纵队司令李实行,党代表张启龙;第三纵队司令吴溉之,党代表喻庚(一说彭鳌);第四纵队司令郭炳生,党代表张纯清;第五纵队司令李灿,党代表何长工(后邓乾元继任)。另有特务大队、干部训练大队。全军共3100余人。1930年6月,红五军主力与以红五军第五纵队为基础扩编的红八军会合,组成红三军团。同年11月,红五军在红三军团编制内再次进入赣西南苏区、中央苏区。此后,即在中央苏区参加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作战。1931年9月,取消红五军的建制和番号,把红五军编成师,由红三军团直辖。1932年3月,中革军委命令恢复红五军建制和番号,任命邓萍为军长,贺昌为政委,耿万敌为参谋长,黄克诚为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二、三等师。8月6日,又取消红五军建制和番号,各师由红三军团直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