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页(1108字)

【简介】: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简称“甲骨文”。由于出土在殷商王朝的故都河南安阳小屯,史称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此种文字是契刻而成,故还称“契文”、“殷契”等。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一八九九年爲王懿荣、刘鹗等首先发现,后继续出土,迄今累计已有十余万片,分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和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现知单字约近五千,可辨识者约一千五百个左右。字大者径半寸,小者如芝麻。最早搨印成书的是一九〇三年刘鹗编着的《铁云藏龟》,集大成者则爲一九八〇年中国科学院出版的《甲骨文合集》。其文字有较高的书法水平。

【集评】:

近人刘鹗(铁云)《铁云藏龟》说:“目睹殷人刀笔文字大幸”。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序:“古文因物赋形,繁简任意,一字之异文,每至数十,书写之法,时有凌猎,或数语之中倒写者,一二两字之名合书者七八,……。”陈夕康在《龟甲文字槪论》(1933年中华书局版)云:“契文象形字最多,其变化亦繁。”“字体变化极繁,有全体相异,有递相增减,有左右上下位置移易,仍爲一字者。”“字体肥瘦、大小、方圆,极不一致,有纤细如髮之小字,新卜辞大字,有逾一寸者。”

【赏析】:

甲骨文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它是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和兽骨上的,很有特色。因爲用刀在硬物上刻写,不象毛笔书写那样运转自如,故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基本成爲等粗的线;有的线两头略尖,中段稍粗,故显得瘦硬、坚实、挺拔、爽利,很富有立体感。其结体多爲长方形(少数爲方形),用横、直、斜等长短线条所组成,偶尔也有一二用接连而成的曲线参杂其间,显得很有变化,在匀整、大方、平稳的构架中又具有运动感,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显现出文字最初阶段的稚拙和生动。卜辞较多的文字,其章法布置,全篇分行布位,行气淸晰,文字笔画多少,顺其自然,有大有小,参差错落,故其全篇,或每行上下、左右,有疏密之变化。综观全篇始终保持行气之贯穿:每一行中字有大小,则常以笔画较多的字略大,较小的字则常依附于旁或下,从而形成上下承接,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有的“卜辞”文字多,全篇排得挤,显得茂密;有的在一大版上,边角上仅寥寥数字,剩出大片空白,显得空朗。其茂密者,紧束而不松散;其稀疏者,也不感到单调、空洞。洒洒落落,有如群星丽天的美妙境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