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碑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32页(1149字)

【简介】:

全称《庐江太守範式碑》。也称《范巨卿碑》。三国魏靑三年(235)正月立。石原在山东任城县,后移济宁州学。后碑曾佚。淸乾隆年间(1736—1795)碑额、碑文残石始再先后出。今存山东济宁铁塔寺。据宋洪适《隷释》记:“碑阳十九行,行三十三字。”今残存上截。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存高三尺,宽二尺一寸。”隷书。碑阳十二行,行五至十六字不等。阴四列,上二列十行,三列十一行,下列六行。额篆书二行十字“故庐江太守范府君之碑”。淸黄易藏有石佚前之宋搨本,共计约多二百余字,爲黄氏所藏汉碑五种之一,现存故宫。上海有正书局有石印本。《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二)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搨本。

【集评】:

唐李嗣眞《书后品》:“风华艳丽,古今冠绝。”淸翁方纲评其书:“是碑于劲利之中出以淳朴,而顿挫节制,神彩焕发,实高出汉末皇象、梁鹄诸家之上。”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称其“华艳”。

【赏析】:

《范式碑》与《曹全》、《孔宙》同出流美一路。其风华多姿,唐李嗣眞推爲:冠绝古今,并考证“蔡公诸体,惟范巨卿碑。”自从桓帝、灵帝以后的汉碑,世人多附会爲锺元常、蔡邕之笔。《范式》又是一例。

杨守敬曾以赵、董来贬《曹全》:“分书之有《曹全》,犹眞书、行书之有赵、董”,颇不公允。而《范式碑》天眞气息是不足于《曹全》的。同爲三国时期的《受禅表》、《曹眞残碑》、《王基断碑》,节奏感方面要数《范式》强了。在装饰美的大色调中,点画俯仰有致,行笔变化大,尤其偏锋笔意的介入,出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细心评点,“氏”字、“以”字、“允”字、“洽”字捺笔尽力拓出,开张的形式与《封龙山》、《乙瑛》相似。“顺”字、“犹”字左右结构,中间留有余地,而又互不相让,竞争的势头充乎其间。“至”字、“其”字、“犹”字起笔重而轻收,偏锋的运用,使《范式碑》在迟重之中有舒缓之气。

《书法美探源》一文作者指出:“书家作书是他遗传与环境各种因素的总和。其中社会环境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三国时的《范式碑》正处在隷书向眞书演进这一段,然魏时风气离汉人不远,到底要比唐人隷书高一筹。淸人邦玉《汉碑录文》卷八收有《范式》,大槪就是基于这一点吧!

此碑体势宏大,气象开阔。结体茂实,中密而外舒。点画方圆兼用,丰厚稚拙,合《石门颂》之余韵,爲三国间难得的佳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