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91页(1175字)

【简介】:

传梁朝陶弘景书。无年月,楷书。宋黄长睿考爲梁天监十三年(514)。原刻在鎭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宋时被雷击,崩落长江中,石碎爲五。淸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壁间。残石现陈列在宝墨轩碑廊大院的碑亭中。现存三十余字。有宋搨仰石本、明搨本及杨石藏水搨本,北京图书馆藏何绍基旧藏本,均爲未剜剔本。宋董逌《广川书跋》、赵明诚《金石录》、淸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皆有着录。《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北朝书法》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搨仰石本和水搨本。

【集评】: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右军尝戱爲龙爪书,今不复见。余观《瘗鹤铭》势若飞动,岂其遗法耶!”“大字无过《瘗鹤铭》者”,“第一断崖残壁,岂非至宝”。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萧远淡雅,若其爲人。”宋曹士冕《法帖谱系》:“焦山《瘗鹤铭》笔法之妙爲书家冠冕。”宋吴璩《春日焦山观瘗鹤》:“游僧谁渡降龙鉢,过客争摸《瘗鹤铭》。”淸王澍《虚舟题跋》:“其书法虽已剥蚀,然萧疏淡远,固是神仙之迹。退谷所谓字体宽绰,具古隷,锋稜虽刓,精光莹者。大字如小字,唯《鹤铭》之如意指挥,斯足当之。”淸刘熙载《艺槪》:“《瘗鹤铭》剥蚀已甚,然存字虽少,其举止历落,气体宏逸,令人味之不尽”。“《瘗鹤铭》用笔隐通篆意,与后魏郑道昭书若合一契,此可与究心南北书者共参之。”

【赏析】:

从用笔上看这件作品,横书、撇画、捺画尽情伸长,支撑起整个字的框架,造成一番“举止历落,气体宏逸”的气势。这样的用笔方式,写起大字来尤爲合宜,而且愈大愈佳。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上风雨剥蚀的效果,增强了线条雄健、凝重、深沉的韵律感。

从结体上看,核心凝聚,体势开张。富有偏旁、部首的易位夸张,如“势”字中的“力”,夸张得很大,曲折有力:“丹”字向右下倾斜:“垲”字中的“岂”向左下倾斜,一派险峻的姿态。

从章法上看,表现了对大面积对称、平衡的追求,这是《瘗鹤铭》之前的碑帖中少有的。如“洪”字疏散,“流”字凝聚;“丹”字倾斜,“杨”字端正;“外”字放逸,“仙”字工稳。“相”、“此”、“胎”三字,体势向左下倾斜,造成“势若飞动”、气势贯通的艺术效果。

古人曾说黄庭坚“大书酷仿《鹤铭》”。我们从黄庭坚的行楷书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其用笔的长横、长撇、长捺;韵律的振颤、凝重;结体的险夷;整体章法的对称、平衡,都是直接从《瘗鹤铭》这裏吸取与发展起来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