弔比干文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206页(1018字)

【简介】:

全称《孝文皇帝弔比干墓文》。北魏,无年月。考爲太和十八年(494)十一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七尺七寸,广四尺一寸。”额篆书:“皇帝弔殷比干文”四行,行二字。文正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六字。有碑阴。传爲崔浩书。原石久佚,传世无原石搨本。现存河南汲县比干庙者乃宋元祐五年(1090)吴处厚重刻之石。上海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

【集评】:

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孝文弔比干文》是崔浩书,亦以筋骨瘦硬爲长。”又:“上爲汉分之别子,下爲眞书之鼻祖者也。”又:“《弔比干文》爲瘦劲峻拢之宗。”又:“《弔比干文》若阳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列爲“高品上”。淸杨守敬《学书迩言》:“《孝文弔比干墓》,瘦削独出,险不可近。”欧阳辅《集古求眞》:“是碑笔法瘦劲,似楷似隷,故着录家或以爲隷书,虽经翻刻,规模尙存。

【赏析】:

当书法的驿车驶到淸代站时,却出现了对《弔比干文》碑刻近于狂热的重视。原因在哪里呢?原来,当人们在穷首皓髮地追摹古代先贤那作爲完美的、近乎无懈可击的书法典範时,也就是说,当自己一生虔诚地摹拟别人时,除了受到低格调的嘲讽之外,并没有肯定其有多少存在价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弔比干文》之类在书法嬗变关口的字体进行利用便理所当然了。在对此碑的学习中,除可以得到一种对书法的新鲜经验外,还在于这种似隷非楷的过渡性字体对于刻意谋求新意的书家来讲至少可以有两方面的保障:技法上的宽放和胆略上的成全。

康南海对于北碑的受益是直接的,因而,他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吹,不这样似乎也对不起被利用的先人。他认爲《弔比干文》书法像阳朔的山峰那样,是以其瘦峭甲于天下的。我们姑且不论他比喩的牵强与否,对于此碑观照的结果,的确能使我们获得一种新鲜体验。

这是一件楷意昭然、类乎于三体交界的产物。的确瘦硬嶙峋而绝余脂。间以方齐的三角来进行撇、断、鈎、画,使结体趋于方正而远隷之扁平。四面出击又去魏之呆滞。这种视觉形象对于摹惯了馆阁体的书家,其刺激性是可以想见的。出于对《弔比干文》碑搨书法的深切锺爱,后人无暇顾及所面对的此搨是否原刻而加以无限溢美了。

分享到: